A. 龍灣三甲特色飯店
摘要 友誼飯店,三甲骨頭老店,壹瓶山特色美食。
B. 中國古代聰明少年的故事
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有:女娟救父、少孺子智諫吳王、童子計殺雙虎、鮑童智辯田貴人、12歲的丞相、外黃少年勸霸王、小皇帝破冤案、李崇斷案、小孔融譏大夫、蔡文姬聽琴、諸葛亮巧施毒魚計、張就黃絹示軍情、曹沖的故事、蒼舒令山雞起舞、曹睿打獵
1、曹沖稱象
孫權曾送來一隻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詢問眾部下,都不能拿出辦法來。曹沖說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體上刻下記號,再稱量物品裝載在船上,那麼比較以後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興,馬上施行了這個辦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2、智救庫吏
曹操的馬鞍在倉庫里被老鼠啃嚙,管理倉庫的吏役害怕會被處死。曹沖讓他等三天後自動去自首。曹沖拿刀戳單衣,像老鼠咬嚙的一樣。曹操問他為什麼不開心,曹沖回答民間認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會不吉利。曹操說那都是瞎說,用不著苦惱。
不久庫吏把老鼠咬馬鞍的事情匯報了,曹操笑著說兒子的衣服就在身邊,尚且被咬,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呢,沒有責備庫吏。
3、司馬光砸缸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4、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里去。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
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里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浮上來了!
5、甘羅-12歲的丞相
甘羅12歲任秦相呂不韋的侍從,朝野鮮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
呂不韋請老臣張唐應命,屢勸無效。甘羅去見張唐,分析天下大勢。數列出使利弊,說得張唐嘆服,遂欣然應命使燕,呂不韋大加贊賞甘羅之才。此事不久,經呂不韋薦舉,甘羅作為秦王特使。
奉命赴趙,以雄辯說服趙王發兵攻燕,秦不費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羅立下奇功,滿朝為之震動,被秦昭王封為上卿,並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賜還給他。
C. 下放記別-楊降的敘述風格
下放記別
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前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簡稱學部。我們夫婦同屬學部;默存在文學所,我在外文所。一九六九年,學部的知識分子正在接受「工人、解放軍宣傳隊」的「再教育」。全體人員先是「集中」住在辦公室里,六、七人至九、十人一間,每天清晨練操,上下午和晚飯後共三個單元分班學習。過了些時候,年老體弱的可以回家住,學習時間漸漸減為上下午兩個單元。我們倆都搬回家去住,不過料想我們住在一起的日子不會長久,不日就該下放幹校了。幹校的地點在紛紛傳說中逐漸明確,下放的日期卻只能猜測,只能等待。
我們倆每天各在自己單位的食堂排隊買飯吃。排隊足足要費半小時;回家自己做飯又太費事,也來不及。工、軍宣隊後來管束稍懈,我們經常中午約會同上飯店。飯店裡並沒有好飯吃,也得等待;但兩人一起等,可以說說話。那年十一月三日,我先在學部大門口的公共汽車站等待,看見默存雜在人群里出來。他過來站在我旁邊,低聲說:「待會兒告訴你一件大事。」我看看他的臉色,猜不出什麼事。
我們擠上了車,他才告訴我:「這個月十一號,我就要走了。我是先遣隊。」
盡管天天在等待行期,聽到這個消息,卻好像頭頂上著了一個焦雷。再過幾天是默存虛歲六十生辰,我們商量好:到那天兩人要吃一頓壽面慶祝。再等著過七十歲的生日,只怕輪不到我們了。可是只差幾天,等不及這個生日,他就得下幹校。
「為什麼你要先遣呢?」
「因為有你。別人得帶著家眷,或者安頓了家再走;我可以把家撂給你。」
幹校的地點在河南羅山,他們全所是十一月十七號走。
我們到了預定的小吃店,叫了一個最現成的沙鍋雞塊——不過是雞皮雞骨。我舀些清湯泡了半碗飯,飯還是咽不下。
只有一個星期置備行裝,可是默存要到末了兩天才得放假。我倒藉此賴了幾天學,在家收拾東西。這次下放是所謂「連鍋端」——就是拔宅下放,好像是奉命一去不復返的意思。沒用的東西、不穿的衣服、自己寶貴的圖書、筆記等等,全得帶走,行李一大堆。當時我們的女兒阿圓、女婿得一,各在工廠勞動,不能叫回來幫忙。他們休息日回家,就幫著收拾行李,並且學別人的樣,把箱子用粗繩子密密纏捆,防旅途摔破或壓塌。可惜能用粗繩子纏捆保護的,只不過是木箱鐵箱等粗重行李;這些木箱、鐵精,確也不如血肉之軀經得起折磨。
經受折磨,就叫鍛煉;除了准備鍛煉,還有什麼可准備的呢。准備的衣服如果太舊,怕不經穿;如果太結實,怕洗來費勁。我久不縫紉,胡亂把耐臟的綢子用縫衣機做了個毛毯的套子,准備經年不洗。我補了一條褲子,坐處像個布滿經線緯線的地球儀,而且厚如角殼。默存倒很欣賞,說好極了,穿上好比隨身帶著個座兒,隨處都可以坐下。他說,不用籌備得太周全,只需等我也下去,就可以照看他。至於家人團聚,等幾時阿圓和得一鄉間落戶,待他們迎養吧。
轉眼到了十一號先遣隊動身的日子。我和阿圓、得一送行。默存隨身行李不多,我們找個旮旯兒歇著等待上車。候車室里,鬧嚷嚷、亂哄哄人來人往;先遣隊的領隊人忙亂得只恨分身無術,而隨身行李太多的,只恨少生了幾雙手。得一忙放下自己拿的東西,去幫助隨身行李多得無法擺布的人。默存和我看他熱。已為旁人效力,不禁贊許新社會的好風尚,同時又互相安慰說:得一和善忠厚,阿圓有他在一起,我們可以放心。
得一據著、拎著別人的行李,我和阿圓幫默存拿著他的幾件小包小袋,排隊擠進月台。擠上火車,找到個車廂安頓了默存。我們三人就下車,痴痴站著等火車開動。
我記得從前看見坐海船出洋的旅客,登上擺渡的小火輪,送行者就把許多彩色的紙帶拋向小輪船;小船慢慢向大船開去,那一條條彩色的紙帶先後迸斷,岸上就拍手歡呼。也有人在歡呼聲中落淚;迸斷的綵帶好似迸斷的離情。這番送人上幹校,車上的先遣隊和車下送行的親人,彼此間的離情假如看得見,就決不是彩色的,也不能一迸就斷。
默存走到車門口,叫我們回去吧,別等了。彼此遙遙相望,也無話可說。我想,讓他看我們回去還有三人,何以放心釋念,免得火車馳走時,他看到我們眼裡,都在不放心他一人離去。我們遵照他的意思,不等車開,先自走了。幾次回頭望望,車還不動,車下還是擠滿了人。我們默默回家;阿圓和得一接著也各回工廠。他們同在一校而不同系,不在同一工廠勞動。
過了一兩天,文學所有人通知我,下幹校的可以帶自己的床,不過得用繩子纏捆好,立即送到學部去。粗硬的繩子要纏捆得服貼,關鍵在繩子兩頭;不能打結子,得把繩頭緊緊壓在繩下。這至少得兩人一齊動手才行。我只有一天的期限,一人請假在家,把自己的小木床拆掉。左放、右放,怎麼也無法捆在一起,只好分別捆;而且我至少還欠一隻手,只好用牙齒幫忙。我用細繩縛住粗繩頭,用牙咬住,然後把一隻床分三部分捆好,各件重復寫上默存的名字。小小一隻床分拆了幾部,就好比兵荒馬亂中的一家人,只怕一出家門就彼此失散,再聚不到一處去。據默存來信,那三部分重新團聚一處,確也害他好生尋找。
文學所和另一所最先下放。用部隊的辭兒,不稱「所」而稱「連」。兩連動身的日子,學部敲鑼打鼓,我們都放了學去歡送。下放人員整隊而出;紅旗開處,俞平老和俞師母領隊當先。年逾七旬的老人了,還像學齡兒童那樣排著隊伍,遠赴幹校上學,我看著心中不忍,抽身先退;一路回去,發現許多人缺乏歡送的熱情,也紛紛回去上班。大家臉上都漠無表情。
我們等待著下幹校改造,沒有心情理會什麼離愁別恨,也沒有閑暇去品嘗那「別是一般」的「滋味」。學部既已有一部分下了幹校,沒下去的也得加緊幹活兒。成天坐著學習,連「再教育」我們的「工人師傅」們也膩味了。有一位二十二三歲的小「師傅」嘀咕說:「我天天在爐前煉鋼,並不覺得勞累;現在成天坐著,屁股也痛,腦袋也痛,渾身不得勁兒。」顯然煉人比煉鋼費事;「坐冷板凳」也是一項苦功夫。
煉人靠體力勞動。我們挖完了防空洞——一個四通八達的地下建築,就把圖書搬來搬去。捆,扎,搬運,從這樓搬到那樓,從這處搬往那處;搬完自己單位的圖書,又搬別單位的圖書。有一次,我們到一個積塵三年的圖書館去搬出書籍、書櫃、書架等,要騰出屋子來。有人一進去給塵土嗆得連打了二十來個嚏噴。我們盡管戴著口罩,出來都滿面塵土,咳吐的盡是黑痰。我記得那時候天氣已經由寒轉暖而轉熱。沉重的鐵書架、沉重的大書櫥、沉重的卡片櫃——卡片屜內滿滿都是卡片,全都由年輕人狠命用肩膀打,貼身的衣衫磨破,露出肉來。這又使我驚嘆,最經磨的還是人的血肉之軀!
弱者總沾便宜;我只幹些微不足道的細事,得空就打點包裹寄給幹校的默存。默存得空就寫家信;三言兩語,斷斷續續,白天黑夜都寫。這些信如果保留下來,如今重讀該多麼有趣!但更有價值的書信都毀掉了,又何惜那幾封。
他們一下去,先打掃了一個士積塵封的勞改營。當晚睡在草鋪上還覺得懊熱。忽然一場大雪,滿地泥濘,天氣驟寒。十七日大隊人馬到來,八十個單身漢聚居一間屋裡,分睡在幾個炕上。有個跟著爸爸下放的淘氣小男孩兒,臨睡常繞炕撒尿一匝,為炕上的人「施肥」。休息日大家到鎮上去買吃的:有燒雞,還有煮熟的烏龜。我問默存味道如何;他卻沒有嘗過,只悄悄做了幾首打油詩寄我。
羅山無地可耕,幹校無事可干。過了一個多月,幹校人員連同家眷又帶著大堆箱籠物件,搬到息縣東岳。地圖上能找到息縣,卻找不到東岳。那兒地僻人窮,冬天沒有燃料生火爐子,好多女同志臉上生了凍瘡。洗衣服得蹲在水塘邊上「投」。默存的新襯衣請當地的大娘代洗,洗完就不見了。我只愁他跌落水塘;能請人代洗,便賠掉幾件衣服也值得。
在北京等待上幹校的人,當然關心幹校生活,常叫我講些給他們聽。大家最愛聽的是何其芳同志吃魚的故事。當地竭澤而漁,食堂改善伙食,力紅燒魚。其芳同志忙拿了自己的大漱口杯去買了一份;可是吃來味道很怪,愈吃愈怪。他撈起最大的一塊想嘗個究竟,一看原來是還未泡爛的葯肥皂,落在漱口杯里沒有拿掉。大家聽完大笑,帶著無限同情。他們也告訴我一個笑話,說鐵鍾書和丁XX兩位一級研究員,半天燒不開一鍋爐水!我代他們辯護:鍋爐設在露天,大風大雪中,燒開一鍋爐水不是容易。可是笑話畢竟還是笑話。
他們過年就開始自己造房。女同志也拉大車,脫坯,造磚,蓋房,充當壯勞力。默存和俞平伯先生等幾位「老弱病殘」都在免役之列,只幹些打雜的輕活兒。他們下去八個月之後,我們的「連」才下放。那時候,他們已住進自己蓋的新屋。
我們「連」是一九七0年七月十二日動身下幹校的。上次送默存走,有我和阿圓還有得一。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圓一人;得一已於一月前自殺去世。
得一承認自己總是「偏右」一點,可是他說,實在看不慣那伙「過左派」。他們大學里開始圍剿「五一六」的時候,幾個有「五一六」之嫌的「過左派」供出得一是他們的「組織者」,「五一六」的名單就在他手裡。那時候得一已回校,阿圓還在工廠勞動;兩人不能同日回家。得一末了一次離開我的時候說:「媽媽,我不能對群眾態度不好,也不能頂撞宣傳隊;可是我決不能捏造個名單害人,我也不會撒謊。」他到校就失去自由。階級斗爭如火如荼,阿圓等在廠勞動的都返回學校。工宣隊領導全系每天三個單元斗得一,逼他交出名單。得一就自殺了。
阿圓送我上了火車,我也促她先歸,別等車開。她不是一個脆弱的女孩子,我該可以放心撇下她。可是我看著她踽踽獨歸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閉上眼睛;閉上了眼睛,越發能看到她在我們那破殘凌亂的家裡,獨自收拾整理,忙又睜開眼。車窗外已不見了她的背影。我又合上眼,讓眼淚流進鼻子,流入肚裡。火車慢慢開動,我離開了北京。
幹校的默存又黑又瘦,簡直換了個樣兒,奇怪的是我還一見就認識。
我們幹校有一位心直口快的黃大夫。一次默存去看病,她看他在簽名簿上寫上錢鍾書的名字,怒道:「胡說!你什麼錢鍾書!錢鍾書我認識!」默存一口咬定自己是錢鍾書。黃大夫說:「我認識錢鍾書的愛人。」默存經得起考驗,報出了他愛人的名字。黃大夫還待信不信,不過默存是否冒牌也沒有關系,就不再爭辯。事後我向黃大夫提起這事,她不禁大笑說:「怎麼的,全不像了。」
我記不起默存當時的面貌,也記不起他穿的什麼衣服,只看見他右下頷一個紅包,雖然只有榛子大小,形狀卻崢嶸險惡:高處是亮紅色,低處是暗黃色,顯然已經灌膿。我吃驚說:「啊呀,這是個疽吧?得用熱敷。」可是誰給他做熱敷呢?我後來看見他們的紅十字急救葯箱,紗布上、葯棉上盡是泥手印。默存說他已經生過一個同樣的外疹,領導上讓他休息幾天,並叫他改行不再燒鍋爐。他目前白天看管工具,晚上巡夜。他的頂頭上司因我去探親,還特地給了他半天假。可是我的排長卻非常嚴厲,只讓我跟著別人去探望一下,吩咐我立即回隊。默存送我回隊,俄們沒說得幾句話就分手了。得一去世的事,阿圓和我暫時還瞞著他,這時也未及告訴。過了一兩天他來信說:那個包兒是疽,穿了五個孔。幸虧打了幾針也漸漸痊癒。
我們雖然相去不過一小時的路程,卻各有所屬,得聽指揮、服從紀律,不能隨便走動,經常只是書信來往,到休息日才許探親。休息日不是星期日;十天一次休息,稱為大禮拜。如有事,大禮拜可以取消。可是比了獨在北京的阿圓,我們就算是同在一處了。
「小趨」記情
我們菜園班的那位詩人從磚窯里抱回一頭小黃狗。詩人姓區。偶有人把姓氏的「區」讀如「趨」,阿香就為小狗命名「小趨」。詩人的報復很妙:他不為小狗命名「小香」,卻要它和阿香排行,叫它「阿趨」。可是「小趨」叫來比「阿趨」順口,就叫開了。好在菜園以外的人,並不知道「小趨」原是「小區」。
我們把剩餘的破磚,靠窩棚南邊給「小趨」搭了一個小窩,墊的是秫秸;這個窩又冷又硬。菜地里縱橫都是水渠,小趨初來就掉入水渠。天氣還暖的時候,我曾一足落水,濕鞋濕襪渥了一天,怪不好受的;瞧小趨滾了一身泥漿,凍得索索發抖,很可憐它。如果窩棚四圍滿地的積秸是稻草,就可以抓一把為它抹拭一下。秫秸卻太硬,不中用。我們只好把它趕到太陽里去曬。太陽只是「淡水太陽」,沒有多大暖氣,卻帶著涼颼颼的風。
小趨雖是河南窮鄉僻壤的小狗,在它媽媽身邊,總有點母奶可吃。我們卻沒東西喂它,只好從廚房裡拿些白薯頭頭和零碎的干饅頭泡軟了喂。我們茶園班裡有一位十分「正確」的老先生。他看見用白面饅頭(雖然是零星殘塊)喂狗,疾言厲色把班長訓了一頓:「瞧瞧老鄉吃的是什麼?你們拿白面喂狗!」我們人人抱愧,從此只敢把自己嘴邊省下的白薯零塊來喂小趨。其實,饅頭也罷,白薯也罷,都不是狗的糧食。所以小趨又瘦又弱,老也長不大。
一次阿香滿面扭怩,悄悄在我耳邊說:「告訴你一件事」;說完又怪不好意思地笑個不了。然後她告訴我:「小趨——你知道嗎?——在廁所里——偷——偷糞吃!!」
我忍不住笑了。我說:「瞧你這副神氣,我還以為是你在那裡偷吃呢!」
阿香很耽心:「吃慣了,怎麼辦?臟死了!」
我說,村子裡的狗,哪一隻不吃屎!我女兒初下鄉,同炕的小娃子拉了一大泡屎在坑席上;她急得忙用大量手紙去擦。大娘跑來嗔她糟塌了手紙——也糟塌了糞。大娘「嗚——嚕嚕嚕嚕嚕」一聲喊,就跑來一隻狗,上炕一陣了舔吃,把炕席連娃娃的屁股都舔得乾乾凈凈,不用洗也不用擦。她每天早晨,聽到東鄰西舍「嗚——嚕嚕嚕嚕嚕」呼狗的聲音,就知道各家娃娃在喂狗呢。
我下了鄉才知道為什麼豬是不潔的動物;因為豬和狗有同嗜。不過豬不如狗有禮讓,只顧貪嘴,全不識趣,會把蹲著的人撞倒。狗只遠遠坐在一旁等待,到了時候,才搖搖尾巴過去享受。我們住在村裡,和村裡的狗不僅成了相識,對它們還有養育之恩呢。
假如豬狗是不潔的動物,蔬菜是清潔的植物嗎?蔬菜是吃了什麼長大的?素食的先生們大概沒有理會。
我告訴阿香,我們對「屢誡不改」和「本性難移」的人有兩句老話。一是:「你能改啊,狗也不吃屎了。」一是:「你簡直是狗對糞缸發誓!」小趨不是洋狗,沒吃過西洋製造的罐頭狗食。它也不如其它各連養的狗;據說他們廚房裡的剩食可以喂狗,所以他們的狗養得膘肥毛潤。我們廚房的剩食只許喂豬,因為豬是生產的一部分。小趨偷食,只不過是解決自己的活命問題罷了。
默存每到我們的菜園來,總拿些帶毛的硬肉皮或帶筋的骨頭來喂小趨。小趨一見他就蹦跳歡迎。一次,默存帶來兩個臭蛋——不知誰扔掉的。他對著小趨「啪」一扔,小趨連吃帶舔,蛋殼也一屑不剩。我獨自一人看園的時候,小趨總和我一同等候默存。它遠遠看見默存從磚窯北面跑來,就迎上前去,跳呀、蹦呀、叫呀、拚命搖尾巴呀,還不足以表達它的歡忻,特又饒上個打滾兒;一打完一滾,又起來搖尾蹦跳,然後又就地打個滾兒。默存大概一輩子也沒受到這么熱烈的歡迎。他簡直無法向前邁步,得我喊著小起讓開路,我們三個才一同來到菜地。
我有一位同事常對我講他的寶貝孫子。據說他那個三歲的孫子迎接爺爺回家,歡呼跳躍之餘,竟倒地打了個滾兒。他講完笑個不了。我也覺得孩子可愛,只是不敢把他的孫子和小趨相比。但我常想:是狗有人性呢?還是人有狗樣兒?或者小娃娃不論是人是狗,都有相似處?
小趨見了熟人就跟隨不舍。我們的連搬往「中心點」之前,我和阿香每次回連吃飯,小趨就要跟。那時候它還只是一隻娃娃狗,相當於學步的孩子,走路滾呀滾的動人憐愛。我們怕它走累了,不讓它跟,總把它塞進狗窩,用磚堵上。一次晚上我們回連,已經走到半路,忽發現小趨偷偷兒跟在後面,原來它已破窩而出。那天是雨後,路上很不好走。我們呵罵,它也不理。它滾呀滾地直跟到我們廚房兼食堂的席棚里。人家都愛而憐之,各從口邊省下東西來喂它。小趨飽吃了一餐,跟著菜園班長回菜地。那是它第一次出遠門。
我獨守菜園的時候,起初是到默存那裡去吃飯。狗窩關不住小趨,我得把它鎖在窩棚里。一次我已經走過磚窯,回頭忽見小趨偷偷兒遠遠地跟著我呢。它顯然是從窩棚的秫秸牆里鑽了出來。我呵止它,它就站住不動。可是我剛到默存的宿舍,它跟腳也來了;一見默存,快活得大蹦大跳。同屋的人都喜愛娃娃狗,爭把自己的飯食喂它。小趨又飽餐了一頓。
小趨先不過是歡迎默存到菜園來,以後就跟隨不舍,但它只跟到溪邊就回來。有一次默存走到老遠,發現小趨還跟在後面。他怕走累了小狗,捉住它送回菜園,叫我緊緊按住,自己趕忙逃跑。誰知那天他領了郵件回去,小趨已在他宿舍門外等候,跳躍著嗚嗚歡迎。它迎到了默存,又回菜園來陪我。
我們全連遷往「中心點」以後,小趨還靠我們班長從食堂拿回的一點剩食過日子,很不方便。所以過了一段時候,小趨也搬到「中心點」去了。它近著廚房,總有些剩餘的東西可吃;不過它就和舊菜地失去了聯系。我每天回宿舍晚,也不知它的窩在哪裡。連里有許多人愛狗;但也有人以為狗只是資產階級夫人小姐的玩物。所以我待小趨向來只是淡淡的,從不愛撫它。小趨不知怎麼早就找到了我住的房門。我晚上回屋,旁人常告訴我:「你們的小趨來找過你幾遍了。」我感它相念,無以為報,常攢些骨頭之類的東西喂它,表示點兒意思。以後我每天早上到菜園去,它就想跟。我喝住它,一次甚至揀起泥塊擲它,它才站住了,只遠遠望著我。有一天下小雨,我獨坐在窩棚內,忽聽得「嗚」一聲,小趨跳進門來,高興得搖著尾巴叫了幾聲,才傍著我趴下。它找到了由「中心點」到菜園的路!
我到默存處吃飯,一餐飯再加路上來回。至少要半小時。我怕菜園沒人看守,經常在「威虎山」坡下某連食堂買飯。那兒離菜園只六、七分鍾的路。小趨來作客,我得招待它吃飯。平時我吃半份飯和菜,那天我買了正常的一份,和小趨分吃。食堂到菜園的路雖不遠,一路的風很冷。兩手捧住飯碗也擋不了寒,飯菜總吹得冰涼,得細嚼緩吞,用嘴裡的暖氣來加溫。小趨哪裡等得及我吃完了再喂它呢,不停的只顧蹦跳著討吃。我得把飯碗一手高高擎起,舀一匙飯和萊倒在自己嘴裡,再舀一匙倒在紙上,送與小趨;不然它就不客氣要來舔我的碗匙了。我們這樣分享了晚餐,然後我洗凈碗匙,收拾了東西,帶著小趨回「中心點」。
可是小趨不能保護我,反得我去保護它。因為短短兩三個月內,它已由娃娃狗變成小姑娘狗。「威虎山」上堆藏著木材等東西,養一頭猛狗名「老虎」;還有一頭灰狗也不弱。它們對小趨都有愛慕之意。小趨還小,本能地怕它們。它每次來菜園陪我,歸途就需我呵護,喝退那兩只大狗。我們得沿河走好一段路。我走在高高的堤岸上,小趨乖覺地沿河在坡上走,可以藏身。過了橋走到河對岸,小趨才得安寧。
幸虧我認識那兩條大狗——我蓄意結識了它們。有一次我晚飯吃得太慢了,鎖上窩棚,天色已完全昏黑。我剛走上西邊的大道,忽聽得「嗚——Wuwuwu wu ……」,只見面前一對發亮的眼睛,接著看見一隻大黑狗,拱著腰,仰臉猙獰地對著我。它就是「老虎」,學部幹校最猛的狗。我住在老鄉家的時候,晚上回村,有時迷失了慣走的路,腳下偶一越趄,村裡的狗立即汪汪亂晚四方竄來;就得站住腳,學著老鄉的聲調喝一聲「狗!」——一據說村裡的狗沒有各別的名字——一它們會慢慢退去。「老虎」不叫一聲直躥前來,確也嚇了我一跳。但我出於習慣,站定了喝一聲「老虎!」它居然沒撲上來,只「Wu WuWu Wu……」低吼著在我腳邊嗅個不了,然後才慢慢退走。以後我買飯碰到「老虎」,總叫它一聲,給點兒東西吃。灰狗我忘了它的名字,它和「老虎」是同夥。我見了它們總招呼,並牢記著從小聽到的教導:對狗不能矮了氣勢。我大約沒讓它們看透我多麼軟弱可欺。
我們遷居「中心點」之後,每晚輪流巡夜。各連方式不同。我們連里一夜分四群,每班二小時。第一班是十點到十二點,末一班是早上四點到六點;這兩班都是照顧老弱的,因為遲睡或早起,比打斷了睡眠半夜起床好受些。各班都二人同巡,只第一班單獨一人,據說這段時間比較安全,偷竊最頻繁是在凌晨三、四點左右。單獨一人巡夜,大家不甚踴躍。我願意晚睡,貪圖這一班,也沒人和我爭。我披上又長又大的公家皮大衣,帶個手電筒,十點熄燈以後,在宿舍四周巡行。巡行的范圍很廣:從北邊的大道繞到幹校放映電影的廣場,沿著新菜園和豬圈再繞回來。熄燈十多分鍾以後,四周就寂無人聲。一個人在黑地里打轉,時間過得很慢很慢。可是我有時不止一人,小趨常會「嗚嗚」兩聲,躥到我腳邊來陪我巡行幾周。
小趨陪我巡夜,每使我記起清華「三反」時每晚接我回家的小貓「花花兒」。我本來是個膽小鬼;不問有鬼無鬼,反正就是怕鬼。晚上別說黑地里,便是燈光雪亮的地方,忽然間也會膽怯,不敢從東屋走到西屋。可是「三反」中整個人沏底變了,忽然不再怕什麼鬼。系裡每晚開會到十一二點,我獨自一人從清華的西北角走回東南角的宿舍。路上有幾處我向來特別害怕,白天一人走過,或黃昏時分有人作伴,心上都寒凜凜地。「三反」時我一點不怕了。那時候默存借調在城裡工作,阿圓在城裡上學,住宿在校,家裡的女傭早已入睡,只花花兒每晚在半路上的樹叢里等著我回去。它也像小趨那樣輕輕地「嗚」一聲,就躥到我腳邊,兩只前腳在我腳踝上輕輕一抱——假如我還膽怯,准給它嚇壞——然後往前躥一丈路,又回來迎我,又往前躥,直到回家,才坐在門口仰頭看我掏鑰匙開門。小趨比花花兒馴服,只緊緊地跟在腳邊。它陪伴著我,我卻在想花花兒和花花兒引起的舊事。自從搬家走失了這只貓,我們再不肯養貓了。如果記取佛家「不三宿桑下」之戒,也就不該為一隻公家的小狗留情。可是小趨好像認定了我做主人——也許只是我拋不下它。
一次,我們連里有人騎自行車到新蔡。小趨跟著車,直跑到新蔡。那位同志是愛狗的,特地買了一碗面請小趨吃;然後把它裝在車兜里帶回家。可是小趨累壞了,躺下奄奄一息,也不動,也不叫,大家以為它要死了。我從菜園回來,有人對我說:「你們的小趨死了,你去看看它呀。」我跟他跑去,才叫了一聲小趨,它認得聲音,立即跳起來,汪汪地叫,連連搖尾巴。大家放心說:「好了!好了!小趨活了!」小趨不知道居然有那麼多人關心它的死活。
過年廚房裡買了一隻狗,烹狗肉吃,因為比豬肉便宜。有的老鄉愛狗,捨不得賣給人吃。有的肯賣,卻不忍心打死它。也有的肯親自打死了賣。我們廚房買的是打死了的。據北方人說,煮狗肉要用硬柴火,煮個半爛,蘸蔥泥吃——不知是否魯智深吃的那種?我們廚房裡依阿香的主張,用濃油赤醬,多加蔥姜紅燒。那天我回連吃晚飯,特買了一份紅燒狗肉嘗嘗,也請別人嘗嘗。肉很嫩,也不太瘦,和豬的精肉差不多。據大家說,小趨不肯吃狗肉,生的熟的都不吃。據區詩人說,小趨街了狗肉,在泥地上扒了個坑,把那塊肉理了。我不信詩人的話,一再盤問,他一口咬定親見小趨叼了狗肉去理了。可是我仍然締造那是詩人的創造。
忽然消息傳來,幹校要大搬家了,領導說,各連養的狗一律不準帶走。我們搬家前已有一隊解放軍駐在「中心點」上,阿香和我帶著小趨去介給他們,說我們不能帶走,求他們照應。解放軍戰士說:「放心,我們會養活它;我們很多人愛小牲口。」阿香和我告訴他,小狗名「小趨」,還特意叫了幾聲「小趨」,讓解放軍知道該怎麼稱呼。
我們搬家那天,亂哄哄的。誰也沒看見小趨,大概它找伴兒遊玩去了。我們搬到明港後,有人到「中心點」去料理些未了的事,回來轉述那邊人的話:「你們的小狗不肯吃食,來回來回的跑,又跑又叫,滿處尋找。」小趨找我嗎?找默存嗎?找我們連里所有關心它的人嗎?我們有些人懊悔沒學別連的樣,乾脆違反紀律,帶了狗到明港。可是帶到明港的狗,終究都趕走了。
默存和我想起小趨,常說:「小趨不知怎樣了?」
默存說:「也許已經給人吃掉,早變成一堆大糞了。」
我說:「給人吃了也罷。也許變成一隻老母狗,揀些糞吃過日子,還要養活一
窩又一窩的小狗……」
D. 胡爸爸雞骨怎麼樣
走近弄堂有好幾個店面都寫著胡爸爸 以為是山寨 結果是我想多了 可能是主店面不夠大 位置都放在其他地方了串串們都會被油炸 花菜出乎意料的好吃 肉什麼的要了太多 浪費了都最愛雞骨 大份真的好多 真材實料 蘸醬油醋太好吃了一一還把手機落在了那裡 找回來了
E. 胡爸爸雞骨產品介紹
馬骨胡在壯語中稱「冉督」、「冉列」。「冉」為胡琴統稱,督,為骨頭,意即用馬、騾、牛的骨頭製成的胡琴。故通常稱之為馬骨胡或骨胡。壯語又稱「冉列」、「冉森」。「列」、「森」兼有體積小、發音高而尖之意。「冉列」又是由傳說中一對青年男女的名字所組成。形制與奚琴類型的樂器相似,音色清脆明亮、悅耳動聽,常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曲、說唱音樂、壯劇和布依戲等戲劇伴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西林、田林、百色、樂業、凌雲等桂西百色地區,貴州省興義、安龍、貞豐、冊亨、望謨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等地。琴筒原用一段、現用多塊馬、騾或牛大腿骨拼粘製成,長10—12、直徑5厘米,呈橢圓形,前口蒙蛇皮、魚皮或蛙皮,後敞口。琴桿紅木或紅椿木製,上粗下細,長46—60厘米,頂端雕馬頭為飾。置二軸,原黃(一種鹿)角制,現用紅木製。張二條鋼絲弦。定弦d1、a1,音域 d1—e3,兩個多八度。演奏時,琴筒置於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在兩弦間拉奏。音色近似京胡並較之柔美。常用技法有前挫弓、後挫弓、小跳弓、頓弓、打音、倚音、滑音等。用於獨奏、八音樂隊合奏、莫倫說唱和壯劇伴奏。是八音樂隊的主奏樂器,在壯劇樂隊中也居領奏地位。
F. 誰記得80年代選語文課本的楊絳散文,我記得節選巜幹校六記》
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前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簡稱學部。我們夫婦同屬學部;默存在文學所,我在外文所。一九六九年,學部的知識分子正在接受「工人、解放軍宣傳隊」的「再教育」。全體人員先是「集中」住在辦公室里,六、七人至九、十人一間,每天清晨練操,上下午和晚飯後共三個單元分班學習。過了些時候,年老體弱的可以回家住,學習時間漸漸減為上下午兩個單元。我們倆都搬回家去住,不過料想我們住在一起的日子不會長久,不日就該下放幹校了。幹校的地點在紛紛傳說中逐漸明確,下放的日期卻只能猜測,只能等待。
我們倆每天各在自己單位的食堂排隊買飯吃。排隊足足要費半小時;回家自己做飯又太費事,也來不及。工、軍宣隊後來管束稍懈,我們經常中午約會同上飯店。飯店裡並沒有好飯吃,也得等待;但兩人一起等,可以說說話。那年十一月三日,我先在學部大門口的公共汽車站等待,看見默存雜在人群里出來。他過來站在我旁邊,低聲說:「耽會兒告訴你一件大事。」我著看他的臉色,猜不出什麼事。
我們擠上了車,他才告訴我:「這個月十一號,我就要走了。我是先遣隊。」
盡管天天在等待行期,聽到這個消息,卻好象頭頂上著了一個焦雷。再過幾天是默存虛歲六十生辰,我們商量好:到那天兩人要吃一頓壽面慶祝。再等著過七十歲的生日,只怕輪不到我們了。可是只差幾天,等不及這個生日,他就得下幹校。
「為什麼你要先遣呢?」
「因為有你。別人得帶著家眷,或者安頓了家再走;我可以把家撂給你。」
幹校的地點在河南羅山,他們全所是十一月十七號走。
我們到了預定的小吃店,叫了一個最現成的沙鍋雞塊——不過是雞皮雞骨。我舀些清湯泡了半碗飯,飯還是咽不下。
只有—個星期置備行裝,可是默存要到末了兩天才得放假。我倒藉此賴了幾天學,在家收抬東西。這次下放是所謂「連鍋端」——就是拔宅下放,好象是奉命一去不復返的意思。沒用的東西、不穿的衣服、自己寶貴的圖書、筆記等等,全得帶走,行李一大堆。當時我們的女兒阿圓、女婿得一,各在工廠勞動,不能叫回來幫忙。他們休息日回家,就幫著收拾行李,並且學別人的樣,把箱子用粗繩子密密纏捆,防旅途摔破或壓塌。可惜能用粗繩子纏捆保護的,只不過是木箱鐵箱等粗重行李;這些木箱、鐵箱,確也不如血肉之軀經得起折磨。
經受折磨,就叫鍛煉;除了准備鍛煉,還有什麼可准備的呢。准備的衣服如果太舊,怕不經穿;如果太結實,怕洗來費勁。我久不縫紉,胡亂把耐臟的料子用縫衣機做了個毛氈的套子,准備經年不洗。我補了一條褲子,坐處象個布滿經線緯線的地球儀,而且厚如龜殼。默存倒很欣賞,說好極了,穿上好比隨身帶著個座兒,隨處都可以坐下。他說,不用籌備得太周全,只需等我也下去,就可以照看他。至於家人團聚,等幾時阿圓和得一鄉間落戶,待他們迎養吧。
轉眼到了十一號先遣隊動身的日子。我和阿圓、得一送行。默存隨身行李不多,我們找個旮旯兒歇著等待上車。待車室里,鬧嚷嚷、亂哄哄人來人往,先遣隊的領隊人忙亂得只恨分身無術,而隨身行李太多的,只恨少生了幾雙手。得一忙放下自己拿的東西,去幫助隨身行李多得無法擺布的人。默存和我看他熱心為旁人效力,不禁贊許新社會的好風尚,同時又互相安慰說:得一和善忠厚,阿圓有他在—起,我們可以放心。
得一掮著、拎著別人的行李,我和阿圓幫默存拿著他的幾件小包小袋,排隊擠進月台,擠上火車,找到個車廂安頓了默存。我們三人就下車,痴痴站著等火車開動。
我記得從前看見坐海船出洋的旅客,登上擺渡的小火輪,送行者就把許多彩色的紙帶拋向小輪船;小船慢饅向大船開去,那一條條彩色的紙帶先後迸斷,岸上就拍手歡呼。也有人在歡呼聲中落淚;迸斷的綵帶好似迸斷的離情。這番送人上幹校,車上的先遣隊和車下送行的親人,彼此間的離情假如看得見,就決不是彩色的,也不能一迸就斷。
默存走到車門口,叫我們回去吧,別等了。彼此遙遙相望,也無話可說。我想,讓他看我們回去還有三人,可以放心釋念,免得火車馳走時,他看到我們眼裡,都在不放心他一人離去。我們遵照他的意思,不等車開,先自走了。幾次回頭望望,車還不動,車下還是擠滿了人。我們默默回家;阿圓和得一接著也各回工廠。他們同在一校而不同系,不在同一個工廠勞動。
過了一兩天,文學所有人通知我,下幹校的可以帶自己的床,不過得用繩子纏捆好,立即送到學部去。粗硬的繩子要纏捆得服貼,關鍵在繩子兩頭;不能打結子,得把繩頭緊緊壓在繩下。這至少得兩人一齊動手才行。我只有一天的期限,一人請假在家,把自己的小木床拆掉。左放、右放,怎麼也無法捆在一起,只好分別捆;而且我至少還欠一隻手,只好用牙齒幫忙。我用細繩縛住粗繩頭,用牙咬住,然後把一隻床分三部分捆好,各件重復寫上默存的名字。小小一隻床分拆了幾部,就好比兵荒馬亂中的一家人,只怕一出家門就彼此失散,再聚不到一處去。據默存來信,那三部分重新團聚一處,確也害他好生尋找。
文學所和另一所最先下放。用部隊的辭兒,不稱「所」而稱「連」。兩連動身的日子,學部敲鑼打鼓,我們都放了學去歡送。下放人員整隊而出;紅旗開處,俞平老和俞師母領隊當先。年逾七旬的老人了,還象學齡兒童那樣排著隊伍,遠赴幹校上學,我看著心中不忍,獨身先退;一路回去,發現許多人缺乏歡送的熱情,也紛紛回去上班。大家臉上都漠無表情。
我們等待著下幹校改造,沒有心情理會什麼離憂別恨,也沒有閑暇去品嘗那「別是一般」的「滋味」。學部既已有一部分下了幹校,沒下去的也得加緊幹活兒。成天坐著學習,連「再教育」我們的「工人師父」們也膩味了。有一位二十二三歲的小「師父」嘀咕說:「我天天在爐前煉鋼,並不覺得勞累,現在成天坐著,屁股也痛,腦袋也痛,渾身不得勁兒。」顯然煉人比煉鋼費事;「坐冷板凳」也是一項苦功夫。
煉人靠體力勞動。我們挖完了防空洞——一個四通八達的地下建築,就把圖書搬來搬去。捆,扎,搬運,從這樓搬到那摟,從這處搬往那處;搬完自己單位的圖書,又搬別單位的圖書。有一次,我們到一個積塵三年的圖書室去搬出書籍、書櫃、書架等,要騰出屋子來。有人一進去給塵土嗆得連打了二十來個嚏噴。我們盡管戴著口罩,出來都滿面塵土,咳吐的盡是黑痰。我記得那時候天氣已經由寒轉暖而轉熱。沉重的鐵書架、沉重的大書櫥、沉重的卡片櫃——卡片屜內滿滿都是卡片,全都由年輕人狠命用肩膀扛,貼身的衣衫磨破,露出肉來。這又使我驚嘆,最經磨的還是人的血肉之軀!
弱者總沾便宜;我只幹些微不足道的細事,得空就打點包裹寄給幹校的默存。默存得空就寫家信;三言兩語,斷斷續續,白天黑夜都寫。這些信如果保留下來,如今重讀該多麼有趣!但更有價值的書信都毀掉了,又何惜那幾封。
他們一下去,先打掃了一個土積塵封的勞改營。當晚睡在草鋪上還覺[火奧]熱。忽然一場大雪,滿地泥濘,天氣驟寒。十七日大隊人馬到來,八十個單身漢聚居一間屋裡,都睡在土炕上。有個跟著爸爸下放的淘氣小男孩兒,臨睡常繞炕撒尿一匝,為炕上的人「施肥」。休息日大家到鎮上去買吃的:有燒雞,還有煮熟的烏龜。我問默存味道如何;他卻沒有嘗過,只悄悄做了幾首打油詩寄我。
羅山無地可耕,幹校無事可干。過了一個多月,幹校人員連同家眷又帶著大堆箱籠物件,搬到息縣東岳。地圖上能找到息縣,卻找不到東岳。那兒地僻人窮,冬天沒有燃料生火爐子,好多女同志臉上生了凍瘡。洗衣服得蹲在水塘邊上「投」。默存的新襯衣請當地的大娘代洗,洗完就不見了。我只愁他跌落水塘;能請人代洗,便賠掉幾件衣服也值得。
在北京等待上幹校的人,當然關心幹校生活,常叫我講些給他們聽。大家最愛聽的是何其芳同志吃魚的故事。當地竭澤而漁,食堂改善伙食,有紅燒魚。其芳同志忙拿了自己的大漱口杯去買了一份;可是吃來味道很怪,愈吃愈怪。他撈起最大的一塊想嘗個究竟,一看原來是還未泡爛的葯肥皂,落在漱口杯里沒有拿掉。大家聽完大笑,帶著無限同情。他們也告訴我一個笑話,說錢鍾書和丁××兩位一級研究員,半天燒不開一鍋爐水!我代他們辯護:鍋爐設在露天,大風大雪中,燒開一鍋爐水不是容易。可是笑話畢竟還是笑話。
他們過年就開始自己造房。女同志也拉大車,脫坯,造磚,蓋房,充當壯勞力。默存和俞平伯先生等幾位「老弱病殘」都在免役之列,只幹些打雜的輕活兒。他們下去八個月之後,我們的「連」才下放。那時候,他們已住進自己蓋的新屋。
我們「連」是一九七○年七月十二日動身下幹校的。上次送默存走,有我和阿圓還有得一。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圓一人;得一已於一月前自殺去世。
得一承認自己總是「偏右」一點,可是他說,實在看不慣那伙「過左派」。他們大學里開始圍剿「五一六」的時候,幾個有「五一六」之嫌的「過左派」供出得一是他們的「組織者」,「五一六」的名單就在他手裡。那時候得一已回校,阿圓還在工廠勞動;兩人不能同日回家。得一末了一次離開我的時候說;「媽媽,我不能對群眾態度不好,也不能頂撞宣傳隊;可是我決不能捏造個名單害人,我也不會撒謊。」他到校就失去自由。階級斗爭如火如荼,阿圓等在廠勞動的都返回學校。工宣隊領導全系每天三個單元斗得一,逼他交出名單。得一就自殺—了。
阿圓送我上了火車,我也促她先歸,別等車開。她不是一個脆弱的女孩子,我該可以放心撇下她。可是我看著她踽踽獨歸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閉上眼睛;閉上了眼睛,越發能看到她在我們那破殘凌亂的家裡,獨自收拾整理,忙又睜開眼。車窗外已不見了她的背影。我又合上眼,讓眼淚流進鼻子,流入肚裡。火車慢慢開動,我離開了北京。
幹校的默存又黑又瘦,簡直換了個樣兒,奇怪的是我還一見就認識。
我們幹校有一位心直口快的黃大夫。一次默存去看病,她看他在簽名簿上寫上錢鍾書的名字,怒道:「胡說!你什麼錢鍾書!錢鍾書我認識!」默存一曰咬定自已是錢鍾書。黃大夫說:「我認識錢鍾書的愛人。」默存經得起考驗,報出了他愛人的名字。黃大夫還待信不信,不過默存是否冒牌也沒有關系,就不再爭辯。事後我向黃大夫提起這事,她不禁大笑說:「怎麼的,全不象了。」
我記不起默存當時的面貌,也記不起他穿的什麼衣服,只看見他右下額一個紅胞,雖然只有榛子大小,形狀卻崢嶸險惡:高處是亮紅色,低處是暗黃色,顯然已經灌膿。我吃驚說:「啊呀,這是個疽吧?得用熱敷。」可是誰給他做熱敷呢?我後來看見他們的紅十字急救葯箱,紗布上、葯棉上盡是泥手印。默存說他已經生過一個同樣的外疹,領導上讓他休息了幾天,並叫他改行不再燒鍋爐。他目前白天看管工具,晚上巡夜。他的頂頭上司因我去探親,還特地給了他半天假。可是我的排長卻非常嚴厲,只讓我隨人去探望一下,吩咐我立即回隊。默存送我回隊,我們沒說得幾句話就分手了。得一去世的事,阿圓和我暫時還瞞著他,這時也未及告訴。過了一兩天他來信說:那個胞兒是疽,穿了五個孔。幸虧打了幾針也漸見痊好。我們雖然相去不過一小時的路程,卻各有所屬,得聽指揮、服從紀律,不能隨便走動,經常只是書信來往,到休息日才許探親。休息日不是星期日;十天一次休息,稱為大禮拜。如有事,大禮拜可以取消。可是比了獨在北京的阿圓,我們就算是同在一處了。
G. 阿青龍蝦做法
步驟:
1.把小龍蝦挑掉泥腸、拉掉腳,並挑去頭部的臟東西,用牙刷來刷干
2.把花生放進烤箱
3.用200度烤五分鍾左右
4.准備一鍋熱水,倒進小龍蝦,再次煮沸
5.加入適量的料酒
6.煮好的龍蝦瀝干
7.把生薑、大蒜切絲,起油鍋倒入爆香,加一點小紅椒
8.加入洋蔥絲翻炒一下
9.再加入龍蝦
10.加入適量的鹽
11.再加入烤好的花生
12.最後加入孜然粉
13.翻動一下即可起鍋了
H. 我爸爸肝病需要做介入治療
可能使得其反
最好別介入
我父親最後悔介入
中葯還不錯
中葯有方緩解肝癌晚期病人的肝癌疼痛
在肝癌晚期病人中普遍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肝癌疼痛。有90%以上的肝癌患者都因為有肝區不適或疼痛的症狀來醫院就診。肝癌疼痛可表現為間歇或持續性刺痛、脹痛或鈍痛,嚴重時疼痛可放射到背部及右肩部。研究認為,中醫治療疼痛的機理主要在於:一是某些中葯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可維持人體的平衡,從而緩解疼痛;二是中醫有「不通則痛」之說。活血化瘀、理氣通絡之葯能起到「通則不痛」的功效。
經驗證明,中葯外用或內服對已出現疼痛的肝癌病人不僅有明顯的止痛作用,而且療效持久、和緩,且副作用小。常用的止痛中葯有元胡、細辛、米殼、白屈菜等,以及易溶於酒精的乳香、沒葯、血竭、紅花、姜黃、冰片等。下面就介紹幾則可緩解肝癌患者疼痛的驗方:
鼠婦內服方
鼠婦又名鼠姑、濕生蟲。《本草綱目》中認為,鼠婦甘、平,無毒,可治療牙痛、閉經、血瘕諸痛。用法:可將乾燥鼠婦研成細末,每次用溫開水沖服3克,每日服3次。或取乾燥鼠婦60克,加水適量煎煮兩次,共取汁240毫升。每次服60毫升,每日服4次。服葯期間患者應忌吃酸辣食物。
鱉膽止痛方
將活鱉(雌雄均可)洗凈,投入沙鍋或鋁鍋中,加入沸水煎煮5~10分鍾,再將鱉剖開,取出膽囊,擠出膽汁,每日一次空腹服下。若鱉在250克以上,可將膽汁分成兩份供兩日服用。
蟾蒜外敷方
將活蟾蜍3隻剝取蟾皮,再取蒜頭1枚,將蒜搗碎後塗於蟾蜍皮上,將蟾蜍皮外敷痛處。此方適宜於肝癌劇痛而用杜冷丁無效者。
阿雄膏外敷
取阿魏、皮硝各60克,雄黃、馬錢子各30克,麝香3克,蔥白適量。先將前4味葯研成細末,與蔥白一起搗如泥狀。然後將麝香塗於肝區疼痛明顯處,再敷上葯泥,外用紗布包紮固定,每周換葯一次。
雄黃散外敷
取雄黃、明礬、青黛、皮硝、乳香、沒葯各60克,血竭30克,冰片10克,醋和豬膽汁各適量。將前8味葯共研細末,分成7包,每次取一包,用等量的醋和豬膽汁調成糊狀後外敷,每日敷8小時,葯糊干結時可用醋和豬膽汁調濕。此方對晚期肝癌劇痛者尤其適用。
穴位敷貼法
取山柰、乳香、沒葯、大黃、姜黃、梔子、白芷、黃芩各20克,小茴香、公丁香、赤芍、木香、黃柏各15克,蓖麻仁20粒,雞蛋清或蜂蜜適量。將前14味葯共研細末,與雞蛋清或蜂蜜混合後調成糊狀,外敷於期門穴(位於乳頭下方的第六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上。痛劇者每6小時換葯一次,痛輕者每12小時換葯一次。
穴位封閉法
讓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取雙側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1寸處),局部常規消毒後,用5毫升注射器接7號針頭,抽取維生素K,注射液8毫克、654-2注射液10毫克,然後直刺進針,待患者有酸、麻、脹感時,再快速將葯液分別注入兩側的足三里穴內。每日注射一次,3次為一個療程。若繼續治療,應間隔兩天。此法對各種晚期癌症所引起的腹痛均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中葯與西葯中的止痛葯配合,既可增強療效,又可減少西葯的副作用。例如,在患者含服鎮痛葯鹽酸二氫埃托啡時若將芍葯甘草湯加米殼水煎服,可對肝癌和腹部其它癌症的疼痛有較好的療效。而常用杜冷丁止痛的肝癌劇痛者,若將蟾酥、元胡、穿山甲、青皮共煎濃汁外擦痛處,可增強止痛的效果。
肝癌概述
肝癌是指發生在肝臟的腫瘤,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肝癌在中醫學中屬於"積聚"、"症瘕"、"黃疸"、"脹"、"脅痛"等范疇。
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平均患病年齡 44 歲。肝病惡性程度高,發展迅速,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案選擇不當,平均生存時間為半年。
1、原發性肝癌:是肝細胞或肝內膽管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像肝硬化患者容易轉為原發性肝癌。
2、繼發性肝癌:是身體其他臟器的癌腫轉移至肝臟而形成繼發性肝癌。多數由胃癌、大腸癌轉移所致。少數由胰腺癌和膽道癌轉移肝臟所致。
肝癌具有起病隱匿、潛伏期長、高度惡性、進展快、侵襲性強、易轉移、預後差等特點。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減輕肝癌患者痛苦的一大幫助。目前只有掌紋診斷能達到這樣的水平。
肝癌的手術治療
手術在肝癌治療中仍佔主導地位。近年來,在新理論、新技術與新概念的基礎上,肝癌外科又有了不少進步。在過去單一的大肝癌切除基礎上又出現了能明顯提高療效的小肝癌切除,能明顯延長切除後生存期對亞臨床期復發的再切除,以及給部分不能切除大肝癌提供生路的「不能切除肝癌的縮小後切除」。
由於肝癌有多起源性特點,因此,當手術切除較大病灶時,肝內尚會存有一些較小病灶,術前在做影像學檢查時,這些微小病灶未必能被發現。由於接受手術後病人機體的抵抗力會下降,這些小病灶就會迅速發展,因此,肝癌術後的治療就顯得極為重要。
有以下情況的患者不能行肝臟移植手術:肝外存在難以根治的惡性腫瘤;存在難於控制的感染(包括細菌、真菌、病毒感染);患有嚴重心、肺、腦、腎等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患者;有難以控制的心理變態或精神病等。
肝癌的放射治療
由於放射源、放射設備和技術的進步,各種影像學檢查的准確定位使放射治療在肝癌治療中地位有所提高,療效亦有所改善。放射治療適於腫瘤仍局限的不能切除肝癌,通常如能耐受較大劑量,其療效也較好,外放射治療經歷全肝放射、局部放射、全肝移動條放射、局部超分割放射、立體放射總量超過近有用質子作肝癌放射治療者。有報道放射總量超過40Gy(4000rads容氣量)合並理氣健脾中葯使一年生存率達72.7%,五年生存率達10%,與手術、化療綜合治療可起殺滅殘癌之作用,化療亦可輔助放療起增敏作用。肝動脈內注射Y-90微球、131I-碘化油、或同位素標記的單克隆抗體等可起內放射治療作用。
肝癌的化療
一般認為單個葯物靜脈給葯療效較差。採用肝動脈給葯和(或)栓塞,以及配合內、外放射治療應用較多,效果較明顯。對某些中晚期肝癌無手術指征,且門靜脈主幹癌栓阻塞不宜肝動脈介入治療者和某些姑息性手術後患者可採用聯合或序貫化療。
在德國,中晚期肝癌患者接受化療時,用葯量只有國內的1/3,用葯品種比較單一。而在國內,醫生和患者為了在最大程度上殺死癌細胞,在用葯上都主張「大劑量」、「多品種」。
兩種不同的治療思路產生的結果也不一樣:德國中晚期肝癌患者確診後,平均一年生存率為70%以上,兩年生存率為50%以上。而我國絕大多數中晚期肝癌患者從確診到死亡一般不超過半年。「重量級」治療讓很多患者剩餘的正常肝功能受損,免疫力下降,最終因肝功能衰竭而亡。但是,在片面追求殺死癌細胞的指導思想下,哪怕病人惡心嘔吐、高燒腹痛,醫患雙方也認為很正常。廣州某大醫院曾對100餘名肝癌患者進行過死亡追蹤,結果發現超過40%的患者死於肝功衰,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肝癌」。
中醫葯治肝癌
肝癌作為惡性腫瘤之首,其殺傷力、致死率居高不下。我國的中醫葯理論基礎雄厚、用葯廣泛,只要辨證合理用葯,確有良好的療效。主要表現在:
一、最大限度地保護肝功能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其任務相當艱巨,參與機體的各種消化代謝、吸收利用活動。一旦肝功能異常會出現糖代謝、蛋白代謝、脂肪代射等一系列紊亂。大部分肝癌病人均死於肝功能衰竭或因肝功能異常導致門脈高壓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中葯治療是在辨證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恢復保護肝臟,重點不著眼於瘤體而在於症狀的改善。症狀好轉,瘤體自然穩定或縮小。
二、最大程度地減少並發症
大部分肝癌病人脾功能亢進是肝癌病人最嚴重的並發症,它可引起造血機制異常、凝血功能障礙,加上門脈高壓,致使胃底靜脈高度曲張,極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肝功異常還會出現蛋白合成不足,出現低蛋白,引起大量腹水。腫瘤壓迫還會出現膽汁排泄障礙,引起黃疸等。利用中葯的健脾理氣、消導、軟堅散結等特點進行治療均能達到使AFP下降、肝功能正常,增加吞噬細胞、T細胞、腫瘤壞死因子的療效,促進病人飲食量的增加,消除腹水、祛除黃疸,控制瘤體的繼續生長。
三、最大范圍地提高病人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
癌症目前仍為世界頑症。一個正規醫院的醫生,沒有誰敢稱治癒,但是,針對肝癌發病部位的血供豐富、雙套供血、轉移快、生長迅速的特點,中醫從外圍症狀著眼,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解除了病人諸多由原發灶引起的症狀。通過中醫治療的病人一般不疼痛、腹水消失、肝功能降至正常、黃疸消退,達到「帶瘤生存」目的。原本生存在3~6個月的病人能延至1~3年,甚至更長,而且病人能自理,能參加一些體育活動。
由於80%的肝癌病例明確診斷時已屬晚期,採用手術治療的切除率很低,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的療效也不盡人意,因此,中醫葯治療在肝癌治療中佔有一定的地位。
【辨證施治】
1、肝鬱脾虛
主證:脅痛腹脹,食少便溏,形體消瘦,下肢浮腫或腹水,舌淡胖苔白膩,脈弦滑或滑。
治法:疏肝解郁,益氣健脾
方葯:逍遙散(《和劑局方》)合參苓白術散(《和劑局方》)加減。
2、肝膽濕熱
主證:右脅疼痛,心煩易怒,食少惡心,身目俱黃,時有發熱,口乾口苦,腹部脹滿,便干溲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肝利濕,消腫解結
方葯:茵陳蒿湯(《傷寒論》)或茵陳四逆湯(《張氏醫通》)加減。
3、氣滯血瘀
主證:脅下痞塊堅滿,推之不動,拒按;脅脹加重,入夜尤甚,腹部青筋暴露,可放射至背;倦怠無力,納呆少食,噯氣呃逆,便結或便溏;舌質正常或黯,邊有瘀斑,苔薄或薄黃,脈沉或弦細或澀。
治法:理氣舒肝,散血消症
方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合金鈴子散(《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加減
4、肝腎陰虛
主證:面色晦黯,腹大脹滿,形體羸瘦,腰膝酸軟,耳鳴目眩,盜汗低熱,口乾舌燥,皮下紫癜,甚者便血、嘔血、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小弦細數。
治法:滋陰柔肝,軟堅消結
方葯:一貫煎(《柳州醫話》)、加減復脈湯(《溫病條辨》)加減
無毒綠色療法提高肝癌生存率
手術是治療肝癌的主要手段,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達60-70%,而大肝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20%。
而中醫中葯在肝癌治療中,則可起到重要作用。但晚期肝癌病人盲目、大量應用「以毒攻毒」、「活血化瘀」的中葯,可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惡化。因此,在選用中醫葯治療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所選葯物是否對症。
「無毒抗癌綠色療法」的問世,在肝癌治療這一課題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五年生存率明顯上升。該成果的五個治則對肝癌的治療起到了全面的康復作用。如:軟堅化結法可使肝臟瘤體縮小;清熱解毒法能清除肝內癌毒,使蓄積已久的癌毒盡快排出體外;益氣養血法可促進手術患者機體的恢復,防止癌細胞轉移與復發;疏肝健脾法可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增加放化療的治療效果;扶正祛邪法可減輕晚期病人的疼痛、延長患者帶瘤生存的時間。因此,對不能手術或伴有胰腺、膽囊等轉移或手術後的患者,盡量盡早採用「無毒抗癌綠色療法」綜合治療,有的患者只要一到兩個療程的治療,痛苦症狀就會明顯緩解,腫塊亦隨之縮小,腹水消失。臨床數據表明,經「無毒抗癌綠色療法」治療後,肝癌生存率明顯提高。
原發性肝癌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癌症,壯年發病率高,由於本病發現時多為晚期,故死亡率高,在惡性腫瘤死亡順位中僅次於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區的農村中則占第二位,僅次於胃癌。我國每年死於肝癌約11萬人,佔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的45%。俗稱「癌中之王」。原發性肝癌多合並肝硬化與肝功能異常,早期多無症狀。
臨床期肝癌症狀為:肝痛、消瘦、乏力、納呆、腹脹、黃疸、癌性發熱。體征為:肝大、上腹腫塊、黃疸、腹水、下肢浮腫及肝硬化其他表現如肝掌、蜘蛛痣、腹壁靜脈曲張。
原發性肝癌的治療
早期治療是改善原發性肝癌預後的最主要因素。早期原發性肝癌應盡量採取手術切除。對不能切除的大肝癌亦可採用多模式的綜合治療。
早期肝癌宜遲早手術切除,不能切除者首選肝動脈栓塞化療。無水酒精瘤內注射適用於肝功能欠佳不宜手術的小肝癌,有可能起根治效果;中期大肝癌宜採用肝動脈插管結扎為主的多模式治療或肝動脈栓塞化療以處殺傷腫瘤細胞減少腫瘤負荷,待腫瘤縮小後爭取二步或序貫手術切除。晚期肝癌以中草葯為主的中西綜合治療可望改善症狀延長生存期。綜合比較原發性肝癌的各種治療方法後不難發現,以中草葯為主的中西醫綜合療法不但毒副作用小,費用低廉,治療方便,而且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狀,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從而,使得原發性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大大提高。
無毒綠色療法提高原發性肝癌生存率
手術是治療原發性肝癌的主要手段,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達60-70%,而大肝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20%。
而中醫中葯在肝癌治療中,則可起到重要作用。但晚期肝癌病人盲目、大量應用「以毒攻毒」、「活血化瘀」的中葯,可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惡化。因此,在選用中醫葯治療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所選葯物是否對症。
「無毒抗癌綠色療法」的問世,在原發性肝癌治療這一課題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五年生存率明顯上升。該成果的五個治則對肝癌的治療起到了全面的康復作用。如:軟堅化結法可使肝臟瘤體縮小;清熱解毒法能清除肝內癌毒,使蓄積已久的癌毒盡快排出體外;益氣養血法可促進手術患者機體的恢復,防止癌細胞轉移與復發;疏肝健脾法可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增加放化療的治療效果;扶正祛邪法可減輕晚期病人的疼痛、延長患者帶瘤生存的時間。因此,對不能手術或伴有胰腺、膽囊等轉移或手術後的患者,盡量盡早採用「無毒抗癌綠色療法」綜合治療,有的患者只要一到兩個療程的治療,痛苦症狀就會明顯緩解,腫塊亦隨之縮小,腹水消失。臨床數據表明,經「無毒抗癌綠色療法」治療後,肝癌生存率明顯提高。
【秘方一】
鐵樹葉240克,紅棗10枚,在瓦罐內煮熟,吃棗飲湯。
【秘方二】
用新鮮之白花蛇舌草,每次120克,滌凈榨汁,約榨兩次,棄渣留汁。年在50歲以上的患者,可將蜂蜜30克,和入汁中;50歲以下之患者,則用開水沖食鹽少許,和入汁中,盛以瓷碗或茶缸,隔水燉熟,取出溫服,效驗如神。「白花蛇舌草」青草可購得,此方專治肝硬化及肝癌。
【秘方三】
蛤蟆皮連頭及眼腺一起剝下,將皮表面的腺體顆粒挑破,有白漿溢出,立即外敷於癌腫處(深部腫瘤按穴位外敷),外蓋紗布,每日換1—2次。或將蛤蟆皮曬干炒脆,研粉,每日3克,分3次服。或9隻活蛤蟆,加黃酒1500克,煎2小時,每天服15毫升(本方也適用於食道癌、白血病)。
【秘方四】
大蟾蜍剝皮,刺破皮棘,反貼肝區,至3個月後取下,如皮膚起泡,塗上龍膽紫,同時服蟾皮粉,每次約0.8克,每日3次。
【秘方五】
軟棗子根5000克,加多量水煎煮3小時,過濾去渣,濾液濃縮成500毫升,加入適量單糖漿,每服25毫升,日服兩次。(本方也適用於胃癌、肺癌、食道癌)
佐療葯膳
烏龜雙葯湯
【材料】芡實51克、田七15克(搗碎)、烏龜一隻約500克左右,瘦豬肉90克。【做法】烏龜去內臟斬碎,瘦豬肉切細,合以上雙葯,加水適量,燉至爛熟,和鹽調味即成。【功效】田七有止血散淤消腫定痛等功效,芡實為固本益精要葯,烏龜的功效前面說過,此湯適用於晚期肝癌伴疼痛不適者。
平肝芍葯湯
【材料】白芍12克、炙甘草6克、柏子仁克、瘦肉適量、蜜刺4枚、鹽少許。【做法】把以上各葯同瘦肉置瓦煲,加清水煲約兩小時即成。【功效】白葯為瀉肝安脾、緩中去水要葯,有養血散淤、清熱止痛等功效;柏子仁為滋潤要葯,有養肝舒脾益心氣之功能;甘草為調和氣知要葯,效益甚多,素稱諸葯之君,配合健脾益氣的大棗和豬瘦肉,組成輔治肝臟虛弱、脅間疼痛的各期肝癌。
白術雙肉飲
【材料】白術12克、兔肉250—300克,大田螺10—20個(取肉)。【做法】田螺去泥洗凈,沸水燙死取其肉,然後把螺肉、兔肉放鍋中,加白術、清水適量文火燉兩小時,和鹽調味即成。【功效】白術為健脾胃要葯,有利水去濕、調氣和中之功;田螺肉則有清肝解毒、利水退黃疸之能,再組合補中益氣、涼血解毒的兔肉,更見配伍之精,是治療晚期肝癌並腹水、黃疸的輔助食譜。
鯉魚薑糖赤豆湯
【材料】鯉魚剖開去腸雜,留鱗洗凈,放入油鍋文火煎至雙面微黃,同赤小豆一起置瓦堡加水煮熟,再入薑糖略煲即成。【功效】鯉魚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且有利水消腫之功,赤小豆為行水活血、消腫解毒要葯,且有退黃疸之功。而生薑歸五臟以除邪,本葯膳對肝癌,特別有黃疸、腹水的輔助療法更見效果。
肝痛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肝區痛、納差腹脹、上腹部有腫塊、黃疸、腹水腫脹,以及脾腫大等。臨床上常用的偏方、驗方主要的如下所述。
[方一]
雞骨草30克,田螺250克。先用清水養田螺24——28小時,勤換水以去除污泥,取田螺肉洗凈,與雞骨草一起作湯,佐餐食用。本方清熱利濕,舒肝止痛,民間常用於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早期肝癌的防治。
[方二]
乾燥鼠婦60克。加水適量,水煎2次,混合後分4次口服,每日1劑。 本方為姚善業方,功能破血利水,解毒止痛,適有於肝癌劇痛。
[方三]
活蟾蜍3隻,大蒜1枚。將其剝去皮,把大蒜搗爛塗在蟾蜍皮上,外敷於痛處。本方為中醫蘇寶根方,功能解毒止痛,適用於肝癌疼痛。
[方四]
八月札、石燕、馬鞭草各30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源於《日用抗癌葯物手冊》,功能疏肝理氣,活血解毒,適用於肝痛。
[方五]
木鱉子去殼3克,獨頭蒜、雄黃各1.5克。杵為膏,入醋少許,蠟紙貼患處。本方源於《普濟方》,功能散血清熱,除癰消痞,適用於肝癌疼痛。
[方六]
半枝蓮、半邊蓮各30克,玉簪根9克,薏苡仁30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源於《台灣抗癌中葯》,功能清熱解毒,化濕消腫,適用於肝癌。
[方七]
龍葵60克,十大功能30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源於《新編中醫入門》,功能清熱解毒,活血消痞,適用於肝痼。
[方八]
預知子、石燕,馬鞭草各30克。每日l劑,水煎服。本方源於《抗癌葯物手冊》,功能清熱除痰,解毒散結,適用於肝癌。
[方九]
雄黃、硃砂、五倍子、山慈菇各等分。共研極細粉,吸入療法,每次少量。本方源於《全國中草葯匯編》,功能解毒化瘀,消瘙散結,適用於肝痼。
[方十]
活螗蜍3隻,黃酒1斤。將蟾蜍用黃酒共煮沸後半小時,去蟾蜍取酒,貯藏備用,每日3次,每次10毫升,連服30天,休息30天後再服,3月為1療程。本方源於《中醫雜志》1980.7期,功能清熱解毒,化瘀消枳,適用於肝癌。
[方十一]
冰片15克,白酒適量。將冰片溶水白酒中,裝瓶備用,需要時用棉棒蘸此葯酒擦塗疼痛部位,約10——15分鍾見效。本方源於《山東中醫》雜志1982.2期,功能活血散結止痛。
[方十二]
活癩蛤蟆1隻(去內臟),雄黃30克。將雄黃放入蛤蟆腹內,加溫水少許搗成糊狀,敷在肝區最痛處,夏天敷6——8小時換1次,冬天可24小時換1次。本方來源於《新中醫》1980.3期,功能解毒化瘀,散結止痛,適用於肝癌疼痛。
[方十三]
斑蝥500個,陳皮500克,糯米5000克。將糯米洗凈干凈,瀝干,加入斑蝥後置鍋內用微火炒至焦黃,揀去斑蝥,糯米研碎,另將陳皮研粉,混合均勻。口服首用量每次10——15克,每日3次,維持量每次5——6克,每日3次,於飯後溫開水沖服。本方為江蘇啟東縣醫院方,功能膚正益氣,活血散結,適用於肝癌。
[方十四]
蟾蜍、天龍、兒茶、龍葵、藤梨根、山豆根、夏枯草無劑量。各葯共研細末,加人輔料後,壓製成片劑,口服,每日3次。本方為上海市啟東縣腫瘤防治小組治療肝痛驗方,功能清熱解毒,活血散結。
[方十五]
水蛭、虻蟲、地鱉蟲、壁虎、蟾皮。煉蜜為丸,每丸4.5克,每服9克,每日2次。本方為上海市人民醫院治療肝癌驗方,功能益氣活血,清熱化濁。
[方十六]
天性草根、野薺菜根各90克。分別水煎,上午服天性草根,下午服野薺菜根。本方為安徽安慶專區衛生組方,功能清熱解毒,化濁行瘀,適用於肝癌。
[方十七]
半枝蓮、半邊蓮、黃毛耳黃各30克,元胡荽60克,薏仁30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為江西南昌第二醫院治療肝癌驗方。功能清熱解毒,化濁行瘀。
[方十八]
龍葵、白英、遍地香各50克,蛇莓25克,半枝蓮15克,徐長卿10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為上海市群力草葯店治療肝癌方,功能清熱解毒,活血化濁。
[方十九]
茵陳30克,黃柏、梔子各10克,豬苓30克,澤瀉12克,水紅花子、丹參各30克,莪術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來源於《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功能清熱化濕,解毒化瘀,適用於濕熱瘀毒型肝癌。
[方二十]
半枝蓮、獨腳蓮、蚤體各30克,丹參、三棱、莪術各10克,土茯苓9克,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來源於《貴陽中醫學院學報》1986年3期,功能清熱解毒,活血逐瘀,適用於晚期原發性肝癌。
[方二十一]
丹參10——30克,赤芍15—30克,三棱、莪術、桃仁、地鱉蟲、廣鬱金各10克,車前子8克,澤瀉、半邊蓮各30克,茯苓15克。本方源於《中醫葯研究》1988.6期,功能活血行瘀,利水化濁,適用於原發性肝癌合並腹水,使用方法是水煎服,日一劑
[方二十二]
白芍、扁豆、薏苡仁各30克,白術15克,防風、陳皮各10克,柴胡、川芎、香附各6克,甘草、川芎各9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源於《天津中醫》1983.5期,功能調和肝脾,理氣化濁,適用於肝癌化療後胃腸道反應。
[方二十三]
川石斛、竹茹、佛手各9克,綠萼梅6克,生熟谷芽、北沙參各12克,蘆根30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源於《浙江中醫雜志》,1986.4期,功能育陰和胃,降逆止嘔,適用於肝癌,陰虛嘔逆。
[方二十四]
制鱉甲30克,炮山甲、桃仁、廣木香、青皮、鬱金、白芍各12克,紅花6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源於《抗癌中草葯制劑》,功能活血化瘀,軟堅散結,適用於肝癌。
[方二十五]
藤梨根、白花蛇舌草、生牡蠣各30克,黨參、白術、白芍、茯苓、鬱金、炮山甲各9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源於《上海中醫葯雜志》1979.4期,功能益氣健脾,活血軟堅,適用於肝癌。
[方二十六]
接骨木30克,半邊蓮、金絲線各15克,三棱、莪術各10克,青陳皮、車前子各9克,三七0.6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源於《湖南中草葯單方驗方選編》,功能清熱解毒,理氣化瘀,適用於肝癌。
[方二十七]
黃芪、龜板、鱉甲各15克,澤瀉、黨參、白術、茯苓各10克,當歸20克,白花蛇舌草45克,半枝蓮15克。本方源於《腫瘤要略》,功能益氣養陰,清熱活血,適用於原發性肝癌,使用方法是水煎服,每日1劑。
[方二十八]
半枝蓮、七葉一枝花、山慈菇、蜈蚣、莪術、田七、牛黃各150克。每次6片,每天3次口服,連服5天,停葯2天,2個月為1療程,服完1療程後休息1——2周再繼續用。本方源於《新中醫》1985.6期,功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適用於中、晚期肝癌。
[方二十九]
黨參、白術、炙黃芪、茯苓、炒扁豆各9克,薏苡仁15——30克,橘皮6克,炙甘草3克。每日1煎,水煎服。
本方源於《新醫葯學雜志》1979.4期,功能健脾益氣,扶正抗,蘸,適用於肝痛屬脾氣虛型。
[方三十]
天仙藤30克,乳香、沒葯、醋元胡、吳萸、乾薑各6克,小茴香15克。共研細末,每服9克,好酒股。本方源於《本草匯言》功能散寒,活血止痛,適用於肝癌及腹腔肝瘤。
[方三十一]
馬尾蓮9克,金錦香12克,七葉一枝花15克,一枝黃花20克,四季菜30克,老鴉柿根60克。水煎服,日1劑。本方源於《腫瘤要略》,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消痞,適用於原發性肝癌。
[方三十二]
麝香、牛黃各3克,乳香、沒葯各30克,熊膽3克,三七粉、人參各30克。共研細末,黃米漿為丸,綠豆大,每次1克,每日3次。 本方源於《腫瘤病》,功能行氣豁痰,化瘀散結,適用於肝癌。
[方三十三]
全蠍、蜈蚣、水蛭、僵蠶、蜣螂、守宮、五靈脂各等分。共研細末,每次3次,每日2次。本方源於《腫瘤病》,功能活血化痰,行瘀散結。
[方三十四]
太子參、黃芪、丹參、鬱金、凌屑花、桃仁、八月札、制香附各9克,炙鱉甲12克,全蟲6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為中醫龐沖地方,功能益氣扶正,祛瘀消瘙。
[方三十五]
鵝血200克,蘑菇適量,調料適量。蘑菇洗凈,放鍋內加水適量煮熟,加鵝血、調料,煮至鵝血成豆腐塊狀。本方抗癌,適用於肝癌等。
I. 想知道: 溫州市 胡爸爸雞骨 在哪
在胡爸爸身上
J. 美行主板bios是中文的嗎
現在有個的,七彩虹的主版支持中文的.
七彩虹中文板 BIOS ,來自七彩虹的最新中文版 BIOS ,採用的是 8M 的 CMOS 晶元。這次的版本是為 MCP68 系列的 C.n70G 設計的,如果不出以外的話小編猜測今後七彩虹的主板將會全部採用中文版 BIOS 。當然這是需要下決心付出代價的,目前買廠中的主板普遍採用的是 4M 的 CMOS 晶元,而中文 BIOS 由於需要巨大的中文字型檔不得不採用 8M 的 CMOS 晶元,廠商就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 … 這些都還是筆者的猜測,不多說了,我們來看看這顆中文 BIOS 都有那些變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