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能幫我解釋下什麼是「町人文化」
公元18世紀末.在日本.城市生活中的相當大的范圍內.很難區分武士和非武士階級的貢獻.但是仍然可以說有一種明顯的起源於大坂.京都和江戶這種大城市的町人文化~正是在德川時代.城市人口第一次有條件,有閑暇來支持一個和貴族的藝術文學傳統完全不同.群眾參加的文化.町人在他們的城市居住區中有自己的藝術和娛樂.給這個國家的文化整體增加了生氣.他們的文化顯然是資產階級的產物.在社會環境中.局限於它的特殊地位和身份.町人文化和政治或玄學全無關聯.其目的主要是追求享樂.它逃避「貴族」而追求人性和享樂.對個人的直接的情慾的東西十分注重.它的最終目的是「浮世」即時尚和大眾化娛樂的世界!
但是也不能不設想町人的生活就沒有理想或者沒有道德准則哦!當我們說町人文化是商人追求娛樂和鬆弛的產物時也要承認其本身還是有嚴肅要求和實際成就的!
2. 以留學的名義去日本上班掙錢我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LS說的不正確,中專視同和高中畢業一樣,只要你有12年的學習經歷就能獲得認可,我的朋友中專畢業工作3年再來日本讀語言1年,照樣進公立大學的。但是想以留學的名義去賺錢是十分的困難,你會感覺入不敷出~~
3. 太閣立志傳5所有町的特產
合成品 原產物1 原產物2
色紙 紙 染料類
油紙 紙 油
油紙 紙 沙丁魚
油紙 紙 荏胡麻
扇子 紙或色紙 木材
扇子 紙或色紙 筆
燈籠 紙 蠟燭
唐傘 油紙 木材
粕漬 麹 蔬菜類
鰭 麹 海產物類
麻布 青薴 染料類
麻布 青薴 針
絹織物 生絲 染料類
絹織物 生絲 針
棉布 棉花 染料類
棉布 棉花 針
枕 棉布 蕎麥
枕 棉布 炭薪
枕 麻布 炭薪
枕 麻布 蕎麥
火葯 硝石 硫磺
生葯 染料類 朝鮮人參
甜點 紅豆 砂糖
特別稱謂合成品:
合成品 原產物1 原產物2
薩摩絣 鹿兒島的棉花 染料類或針
博多織 生絲 博多的茜
西陣織 生絲 京的茜
結城紬 生絲 佐倉的藍
加賀絹 金澤的生絲 染料類或針
備註:
染料類:藍/茜/紫根/紅花/山桃
蔬菜類:里芋/白蘿卜/蓮藕/牛蒡/小黃瓜/茄子
海產物類:柴魚/沙丁魚/鯛魚
以上是aalee的二次品開發權威公式見置頂:
http://bbs.netshowbbs.com/thread-148690-1-1.html
還有當時cuchu跟帖的補充:
紺土佐:浦戶的藍+紙類
偶再補充幾個備註:
1、油紙:棉花+紙(實際上,這個公式只對鹿兒島有點用,而鹿兒島其實不缺開發物,或許沒必要考慮開發油紙);
2、紅花是很特殊的染料,可以同時開發出色紙和油紙——用酒田或大湊的紅花連接紙產地,就會同時出現兩個「紅花和紙」的選項……嗯,大湊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加強了;
3、鳥子紙、杉原紙、美濃紙都符合大部分紙的公式,但這些名貴紙不能和蠟燭一起做燈籠(憑什麼不能做燈籠,卻可以做成油紙傘?暈~)。
還有這個順手也附上,轉來轉去的我都不知道出處在哪裡了……
對應與町規模的投資額
小:規模1-7,投資額3千貫。
中:規模8-14,投資額6千貫。
大:規模15-22,投資額1萬2千貫。
巨大:規模23-30,投資額1萬2千貫。
隱藏交易品
交易品 規模 地點
梨 10 小諸、取訪
梳子 10 津山
瀨戶燒 12 岡崎、清州
信樂燒 12 目加田、今浜
備前燒 12 長船
萩燒 12 赤間關
春慶塗 12 土崎湊、鹿島、松倉
輪島塗 12 輪島
榻榻米 12 尾道
根來塗 17 根來
烏子紙 17 敦賀、石山
美濃紙 17 歧阜
杉原紙 17 姬路
鯛 17 駿府
龍蝦 17 大湊
牡蠣 17 小浜、嚴島
萬曆赤繪 18 寧波
白磁 18 釜山
玻璃杯 18 呂宋
砂糖 20 丸龜
煙草 22 平戶、鹿屋
唐芋 29 鹿兒島
瑪瑙 29 宇須岸
水晶 29 甲府
銀 29 出石、溫泉津
硝石 29 富山
4. 跟日本有關
□ 新撰組
1863年(文久三年)時,江戶幕府為了招撫浪人而組織了浪士隊,分裂後由近 藤勇和芹澤鴨(後來被近藤等人暗殺)組成劍客集團「新撰組」。1864年因襲擊維新志士聚集的池田屋而聲名大噪,史稱「池田屋事件」。 此後,新撰組在維新志士們暗中活躍的京都,為了維護治安而揮舞著猛劍,當然那時也跟維新那一方的游記劍士交過幾次手。 1868年三月,新撰組改名為「甲陽鎮撫隊」。在槍炮等近代武器開始使用的戊辰戰爭時,他們仍舊不放棄刀劍;於是便成為歷史上最後的劍客集團,也因此獲得現代不少的支持者。 新撰組迷眾多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像《燃燒吧劍》《新撰組血風錄》(司馬遼 太郎著)這類優秀小說的出現。它們以新撰組的隊員為主角,寫成許多動人的故事,塑造出新撰組的獨特魅力。 例如,有著堅韌精神的新撰組局長近藤勇、冷靜無情令隊員畏懼的副局長土方 歲三、如兒童般天真無邪的天才劍士——第一隊組長沖田總司、出生於江戶,認識了近藤,出任第二隊組長的永倉新八、一說比沖田還強的第三隊組長齋藤一 ,其他尚有因背叛新撰組而被齋藤斬殺的武田觀柳齋、負責新撰組諜報活動的密探山崎蒸、性情豪邁爽朗的原田左之助以及組中的超級大巨人-怪力的島田 魁……等等
新撰組是日本歷史上最大、最強也是最後的劍客集團嗎?幕末的混亂時世中,這支駐扎在壬生屯所,直屬京都守護職的部隊,擔任著守護京都的重要職責。從天然理心流的強悍,「池田屋事件」的慘烈,「左手平刺法」的實用,直到理財高手土方的石田散,「新撰組」這個名字,直到如今還未被忘懷這點,是絕對可以肯定的。 1853年柏利的黑船叩關,結束了日本250年的閉關鎖國。文久3年(1863年),在幕末倒幕的風雲中以水戶藩人芹澤鴨和近藤勇為首的試衛館,成立了以維護京都治安為目的的新隊伍。公武合體派公卿大名策動的「八·一八」政變,宣告著新撰組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台。僅裝備著日本刀的隊士,面對火槍的頑強,贏得了聲望和幕府的信任。「壬生狼」初次顯示了它的堅牙利爪。其後,使得「明治維新推遲了一年」的池田屋事件,更是使得這只隊伍聲名大振。 到底是「新選組」還是「新撰組」,史學界一直存在著分歧,這也是本文中沒有統一名稱的原由。私淑的名字是「新撰組」,然而如同《新選組血風錄》這樣的書名,還是保持原文比較好。其實新選組也罷,新撰組也罷,「誠」字旗所在的地方,就會出現的這只隊伍,到底應該用怎樣的稱呼,真的那麼重要嗎?
不但擁有統一的制服、統一的思想體系(尊王、攘夷、佐幕),統一的劍法,甚至有統一的思想的新撰組,在隊士居住的大屋牆上,掛著1863年8月發布的《法度書》。法度書原文有五條,大意是:嚴禁違背武士之道;嚴禁脫離組織;嚴禁隨便改變策略;嚴禁辦理抗、訴訟以及嚴禁私鬥——說起來新撰組「惡·即·斬」的紀律,確實是實用得非常完全,因意見不和而先後「私自離隊」的山南敬助和伊東甲子太郎,都被新撰組自身剿滅——一紙「法度書」,賦予了曾經名不見經傳的這個組織強大的戰鬥力;自內而外的分裂,卻也決定了它最終的毀滅。
以現在的目光來看,尊王、攘夷、佐幕的新撰組,實在是處於逆歷史潮流的位置。如果說冷兵器的被替代是必然的選擇,那麼,在槍支的時代仍舊牢固的堅持著所謂武士道的精神,到底是一種對理想的堅持,還是僅僅特別的頑固?並未身處當時的時代,也無法體味在那樣的亂世中,應該進行怎樣的抉擇;也許,無論身處怎樣的陣營,所堅持的都無非是自己心裡所相信的信念。揮動手中的兵刃,也是為了那種堅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論是維新志士還是新撰組,也許都只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已。
幕末,激進派維新志士曾以「天誅」的名義,斬殺與己持相反觀點的人,執行斬殺行動的人便稱為「劊子手(人斬り)」。為竭制勤王志士的「天誅」,幕府招浪士組進京,成立「新撰組」,名義上維護京都治安,實際上是與勤王派對抗。
□ 幹部隊士名錄
局 長—近藤 勇(天然理心流)
總 長—山南 敬助(北辰一刀流)
參 謀—伊東 甲子太郎(北辰一刀流)
副 長—土方 歲三(天然理心流)
一番隊長—沖田 總司(天然理心流)
二番隊長—永倉 新八(神道無念流)
三番隊長—齋藤 一(無外流、一刀流)
四番隊長——松原 忠司 流派不明
五番隊長—武田 觀柳齋(北辰一刀流)
六番隊長—井上 源三郎(天然理心流)
七番隊長—谷 三十郎(神明流)
八番隊長—藤堂 平助(北辰一刀流)
九番隊長—鈴木 三樹三郎(北辰一刀流)
十番隊長—原田 左之助(種田流槍術,一說是寶藏院流槍術)
諸士調役兼監察—山崎 烝 流派不明
二番隊伍長兼監察—島田 魁(心形刀流)
監察—尾形 俊太郎 流派不明
(註:在芹澤一派遭肅正前,新撰組局長是芹澤鴨;在山南敬助因脫隊而切腹後,伊東甲子太郎兼任總長之職)
參考資料:http://healy.mm9mm.com/1.htm
新撰組真實歷史
幕末,激進派維新志士曾以「天誅」的名義,斬殺與己持相反觀點的人,執行斬殺行動的人便稱為「劊子手(人斬り)」。為竭制勤王志士的「天誅」,幕府招浪士組進京,成立「新撰組」,名義上維護京都治安,實際上是與勤王派對抗。
新撰組
文久三年(1863年),新撰組成立,當時局長為芹澤鴨(芹菜燒鴨?^^)。不久,以土方歲三、近藤勇等天然理心流劍士為中心的新撰組骨幹,以肅清組內敗類為由,斬殺芹澤鴨,迫使新見錦切腹,並由近藤勇出任新撰組局長,土方歲三出任副長。然後一番隊隊長為沖田總司、三番隊隊長為齋藤一。可以看出,新撰組的中心力量都是天然理心流劍士。
元治元年(1864年)六月五日,長州藩維新志士在京都池田屋秘密集會。因為消息泄露,池田屋遭新撰組襲擊,除桂小五郎(即維新三傑之一的木戶孝允)因故未到會外,大部分長州藩志士高層人物或被斬殺,或被捕。這就是震驚日本的「池田屋事件」。新撰組一戰成名。由於新撰組本處地處京都壬生地區,因此被人們稱為「壬生狼」。
慶應二年(1866年),在坂本龍馬的努力下,歷來相互仇視的薩摩藩跟長州藩同盟,維新力量日趨壯大。
慶應四年(1868)年,戊辰戰爭爆發。在維新軍隊的攻擊下,幕府軍節節潰敗。四月,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交還天皇。
戊辰戰爭後,新撰組殘部在土方歲三的帶領下,向東北投奔會津藩,與其他佐幕軍隊一起,繼續抵抗維新政府。但是,由於會津若松城戰役的失敗,新撰組殘部只得繼續向北逃奔至北海道函館。
明治二年(1869年),箱館戰爭爆發。歲三獨自騎馬舉刀突入敵陣,被步槍子彈貫穿胸部,戰死。新撰組正式結束。
新撰組 局長——近藤 勇 保五年——慶應四年(1834-1868)
天保五年十月四日,近藤勇出生於武州多摩郡上石原豪農宮川家。幼名勝五郎,後改稱勝太。十六歲時成為天然理心流三代目近藤周助的養子,改名為近藤勇。文久元年八月二十七日,二十七歲的近藤勇繼承天然理心流宗家,成為該流派四代目。
文久三年(1863年),率試衛館天然理心流門人加盟進京浪士組。浪士組解散後殘留京都,成為京都守護松平容保下屬,並與芹澤鴨一派共同成立「新撰組」。肅正芹澤鴨與新見錦一派後,近藤勇出任新撰組局長一職。
元治元年(1864年)六月五日,長州激進派維新志士在京都二條池田屋密謀火燒京都,趁亂暗殺佐幕派人物。不料消息泄露,近藤勇率新撰組進攻池田屋,將與會人物一網打盡,令長州派大傷元氣。因為池田屋事件,新撰組一戰成名。
慶應四年(1868年),戊辰戰爭爆發。京都伏見鳥羽一戰,幕府軍大敗,逃往江戶。在下總國流山一戰中,為掩護其他新撰組隊員及同志撤離,近藤勇向維新政府軍投降。因為當時幕府是維新政府「朝敵」,近藤勇投降後,當局不許近藤勇以武士身份切腹自盡,而判其斬首。
慶應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在板橋平尾一里冢,近藤勇被斬於自己的愛刀「虎徹」之下,時年三十四歲。
以下是天然理心流剛被錄用時,近藤所作以贈友人的一首漢詩,表明了他的志向:
富貴利名
豈羨む可けんや
悠悠として
官路は浮沈に任す
此身更に
苦辛在るに有り
飽食暖衣は
我心に非ず
撰組 副長——土方 歲三天保六年——明治二年(1835-1869)
天保六年五月五日,土方歲三出生於武州多摩郡石田村。父親在歲三出生前就已去世。歲三五歲時,母親亡故。於是幼小的歲三跟著二哥和二嫂過日子。後來,歲三的姐姐嫁給了佐藤彥五郎後,便把歲三接過去一起生活。
歲三的姐夫佐藤彥五郎熱心於劍術。通過姐夫,歲三認識了天然理心流的近藤勇,並成為天然理心流門人,到江戶試衛館修習劍術。
文久三年(1863年),幕府招浪士隊進京護衛將軍德川宗茂。之後,浪士隊解散,清河八郎率部分浪士東歸。此時,京都守護松平容保受命差配殘留在京都的浪士。近藤勇試衛館一派跟芹澤鴨一派投於松平容保門下,並成立維護京都治安的「新撰組」。
同年,試衛館一派以擾亂法度為名,迫使新撰組副長新見錦切腹,並斬殺局長芹澤鴨。並由近藤勇出任局長,歲三出任副長。歲三制訂新撰組的組規「局中法度」,若有違背者,立即切腹。因為歲三在執行法規以及對待敵人時毫不手軟,於是便有了「新撰組魔鬼副長」的稱謂。
慶應四年(1868年)一月,戊辰戰爭爆發。在伏見鳥羽一戰中,歲三代替受傷的近藤勇,率新撰組參加幕府軍隊與維新軍交戰。在維新軍的西洋炮火的強大威力下,幕府軍大敗,新撰組隨幕府軍逃往江戶。在下總國流山一戰中,由於維新政府軍的奇襲,幕府軍再次敗走。此時,近藤勇決意投降,以掩護其他新撰組隊員撤退。與近藤訣別後,歲三率新撰組殘部與幕臣大鳥圭介合流,參與了宇都宮、會津等地的戰役,以及參加了為抵抗維新政府而成立的奧羽越列藩同盟,但均以失敗告終。只好向蝦夷(即北海道)繼續逃奔。
明治二年(1869年),政府軍攻打北海道的所謂「蝦夷共和國」。箱館戰爭中,箱館市被攻落,「蝦夷共和國」的投降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因為戰友的死訊不斷傳來,以及失敗已成定局,歲三決意戰死沙場。
五月十一日,歲三單騎沖入敵陣,被步槍子彈貫穿胸部,戰死。時年三十五歲。
歲三不僅是位英雄,同時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俳人。他死後,留下了一部作品集《豐玉發句集》。歲三的辭世之句:
たとひ身は蝦夷の島根に朽ちるとも
魂は東の君やまもらん
這是歲三的照片
新撰組一番隊長——沖田 總司天保十三年——慶應四年(1842-1868)
天保十三年,沖田總司出生於江戶,幼名沖田宗次郎(想起和月筆下的那個總是在微笑放電的瀨田宗次郎沒有?)。父親沖田勝次郎是白河藩阿部正備的家臣。
總司十歲時,便跟近藤周助學習天然理心流劍術。並且由於天資聰穎,最早獲得了天然理心流的真傳,後來可以說是新撰組第一高手。跟齋藤一一樣,總司的劍法偏重於刺突。他的絕招名為「無明劍」,是以三段突刺為攻擊手段的劍術:先以「平晴眼」起勢,然後以極快的速度踏前並向對手刺突攻擊,連續刺突三次,一氣呵成。(玩過SNK《月華的劍士2》的朋友知道真田小次郎的一招「無明劍」吧?那可是沖田的絕招哦!號稱新撰組零番隊隊長的真田小次郎應該就是以沖田總司為原型的吧!或許是「影之沖田」?哈哈)
文久三年(1863年),總司與近藤勇、土方歲三等試衛館一門加盟進京浪士組,並一同留在了京都。新撰組成立後,總司擔任了組里的劍術教練,並兼任一番隊隊長。
元治元年(1864年)六月五日,池田屋事件爆發。在池田屋一戰中,總司斬殺了長州藩維新派重要人物吉田稔麿跟肥後的松田重助。當新撰組正准備凱旋迴邸時,總司突然吐血昏倒。此後,總司便開始長年與病魔纏斗。
慶應四年(1868年),戊辰戰爭爆發。伏見鳥羽一戰後,新撰組隨幕府敗走江戶。由於長年的肺結核病,重病在身的沖田總司在千馱谷的植木屋平五郎宅中療養。同年五月二十九日夜,總司夢到一隻黑貓,並在夢中將此一黑貓斬殺。第二日,總司便撒手人寰,去世時只得二十六歲
新撰組三番隊長——齋藤 天保十五年——大正四年(1844-1915)
天保十五年生,御家人山口裕助之次男。父親本是明石藩的一名足輕,後來買了御家人的稱號。
齋藤一很早就認識了江戶試衛館的近藤等人。然而由於誤殺了人,齋藤逃往京都避難。文久三年(1863年)試衛館應募入京後,齋藤找到並加入了試衛館,並跟近藤、土方、沖田等人一同留在京都。新撰組成立後,齋藤一擔任副長助理跟三番隊隊長。
齋藤一的劍術跟沖田總司一樣偏重於刺突。與沖田迅疾的「三段突」相比,齋藤的絕招「牙突」更注重於一擊必殺:左手執劍柄的尾部並向後收,右手與劍尖同時指向敵人,然後於左足迅速踏前的一瞬間左手將劍刺出。由於左手執劍柄尾部,因而攻擊范圍更長,所以很多時候敵人是在以為不會中刀時出人意料地中刀。由於在入試衛館前,齋藤一就已經是一刀流的免許皆傳,所以齋藤的天然理心流劍術中柔和了很多一刀流的技法。這也是他跟沖田的不同之處。(玩過SNK《月華的劍士2》的朋友不知注意沒有,在選人畫面,鷲冢慶一郎的姿勢就像是齋藤一的「牙突」哦,而且跟真田小次郎一樣,鷲冢慶一郎也穿著新撰組的隊服。或許鷲冢慶一郎的原型就是齋藤一呢!)
慶應四年(1868年),戊辰戰爭爆發。伏見鳥羽一戰幕軍慘敗,逃往江戶。此後,齋藤與近藤一同參加了甲州鎮撫隊,同樣大敗,逃回江戶。後來齋藤又隨幕軍逃到東北會津,並於此代替受傷的土方歲三指揮新撰組。
戊辰戰爭後,日本迎來了明治新時代。齋藤一化名藤田五郎,成為警視局的一名警官。此時的齋藤一,一邊懷念幕末時代一起戰斗的戰友們,一邊拿起自己的劍,繼續貫徹自己「惡·即·斬」的信念。
大正四年九月二十八日,齋藤一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新撰組全員名錄(共466名)
領導者
局長
近藤 勇
芹沢 鴨(原)
新見 錦(原)
助勤
平山 五郎
平間 重助
野口 健司
佐伯 又三郎
副長
土方 歳三
山南 敬助(総長)
伊東 甲子太郎(參謀)
組長
沖田 総司(一番)
永倉 新八(二番)
斎藤 一(三番)
松原 忠司(四番)
武田 観柳斎(五番)
井上 源三郎(六番)
谷 三十郎(七番)
藤堂 平助(八番)
鈴木 三樹三郎(九番)
原田 左之助(十番)
監察
山崎 烝
篠原 泰之進
吉村 貫一郎
新井 陸之助
服部 武雄
尾形 俊太郎
伍長
島田 魁
富山 彌兵衛
茨木 司
林 信太郎
橋本 皆助
加?#123; 道之助
阿部 十郎
近藤 芳助
粂部 正親
伊東 鉄五郎
川島 勝司
河合 耆三郎(勘定)
隊長
相馬主計
注一、四位局長助勤,都是芹沢一黨,後來被整肅了。
注二、這是新撰組最後的領導者,參加了五棱郭的攻防戰。
平隊士
新田 寅之介
森下 平作
清水 休左衛門
森 鷹之介
古川 小二郎
矢金 繁造
正木 織之助
山 寅之助
細井 鹿之助
吉沢 平三
三井 丑之助
岩崎 一郎
松原 幾太郎
岡田 克己
吉村 新太郎
小幡 三郎
武藤 又三郎
加藤 羆
梅戸 勝之進
中井 三彌
荒木 信太郎
前野 五郎
佐久間 顕助
松本 俊造
木幡 勝之進
松本 主稅
加賀爪 勝之進
和田 六郎
柴山 徳三郎
安部 隼多
高野 良右衛門
上原 栄作
白原 七郎右衛門
大月 藤三
中村 小次郎
岡田 五郎
田村 大三郎
小沢 宗司
本多 太一郎
熊沢 元蔵
船津 釜太郎
近藤 隼雄
矢口 健一郎
坂本 平三
村上 萬次郎
桜井 數馬
足立 林太郎
佐々木 一
吉村 芳太郎
沢 忠輔
中島 登
市村 鉄之助
田村 銀之助
佐々木 愛次郎
近藤 周平
山野 八十八
橫倉 甚五郎
安富 才介
野村 利三郎
宮川 信吉
大石 鍬次郎
酒井 兵庫
斎藤 一諾斎
松本 舍助
池田 七三郎
井上 泰助
河合 鉄五郎
三好 胖
三浦 啟之助
森 常吉
高木 剛次郎
谷川 辰吉
山脇 隼太郎
立川 主稅
谷 萬太郎
菊池 央
谷口 四郎兵衛
蟻通 勘吾
石井 勇次郎
竹內 武雄
岸島 芳太郎
中西 登
柴田 彥三郎
山崎 八蔵
武部 銀次郎
木下 巌
新井 破魔男
漢 一郎
鈴木 練三郎
小窪 清吉
栗原 仙之助
千田 兵衛
長島 五郎作
志村 武蔵
津田 丑五郎
粕屋 十郎
高田 文次郎
中村 金吾
吉田 俊太郎
內海 次郎
神崎 一二三
越後 三郎
尾関 彌四郎
三品 仲司
毛內 有之助
清原 清
今井 佑次郎
奧沢 栄助
馬詰 柳太郎
馬越 三郎
安藤 早太郎
田中 寅蔵
新田 革左衛門
尾関 雅次郎
松本 喜次郎
楠 小十郎
佐野 七五三之助
淺野 薫
御倉 伊勢武
葛山 武八郎
荒木田 左馬之助
松永 主計
伊藤 與八郎
家木 將監
佐々木 蔵之助
伊木 八郎
亀井 造酒之助
木內 峰太
竹內 元太郎
笹冢 峰蔵
藤本 彥之助
宿院 良蔵
松井 竜三郎
菅野 六郎
馬詰 信十郎
杉山 腰司
柳田 三次郎
三浦 繁太郎
田所 弘人
安藤 勇次郎
田中 伊織
蟻通 七五三之進
中村 久馬
池田 小三郎
浜口 飛一
金子 次郎作
土方 対馬
小原 険太郎
細川 內匠
木下 彌三郎
松崎 靜馬
上坂 甲太郎
上田 金吾
冢本 善之助
森 六郎
島田 彌一郎
山田 春隆
牧野 源七郎
和田 隼人沼尻 小文吾
大谷 勇雄
矢田 健之助
大村 安宅
元井 和一郎
小川 一作
青柳牧 太夫
小原 銀蔵
相場 薫三郎
小原 孔三
伊東 浪之助
加藤 民彌
逸見 勝三郎
中西 小六
稲吉 雄三郎
前田 蔵人
伊東 隼之助
水口 市松
大橋 半三郎
宮川 數馬
江畠 小太郎
室 宅之助
小川 佐太郎
和田 重郎
岡戸 萬次郎
輪堂 貞三
沖田 承之進
蘆屋 升
小川 信太郎
甘地 一撰
木村 良之助
石川 三郎
川村 林次郎
市橋 鐮吉
日下部 遠江
伊東 主計
日下部 四郎
植田 末次
小林 峰太郎
大谷 良輔
小林 桂之介
辛島 升司
佐久間 荘太郎
川津 平三
斎藤 清一郎
木村 広太
桜井 勇之進
後藤 大介
佐久間 登人
佐野 牧太
塩沢 麟次郎
司馬 良作
斯波 綠之介
鈴木 直人
真田 四目之進
田內 知
篠崎 信八郎
田村 一郎
小路 平三郎
富川 十郎
島田 幸之介
中村 玄道
瀬山 多喜人
中村 五郎
白井 鷹之進
中山 重蔵
田中 梅太郎
林 小五郎
武城 九良太
林 正吉
中條 常八郎
三品 一郎
田村 金七郎
宮武 織蔵
藤原 和三郎
村上 清
石井 清之進
鹿內 主稅
天海 勝之進
柴岡 剛三
一色 善之丞
清水 卯吉
市村 辰之助
白戸 友衛
上田 馬之丞
高山 次郎
井上 新左衛門
田中 律造
大內 槍之助
玉置 良三
內山 元次郎
中村 吉六
梶谷 麟之助
本田 岩吉
大町通 南太郎
松沢 乙造
諏訪 市次郎
萬田 河三
小堀 誠一郎
三品 二郎
田村 錄四郎
宮本 騰太
玉川 將之介
向館 登
畠山 芳次郎
村上 三郎
富永 政之助
森 権次郎
三浦 恆次郎
吉田 萬吉
円尾 啟二郎
渡辺 市造
山本 二十六
石井 七郎
森 庵六之助
石田 入道
加藤 熊五郎
大宮 友実
和高 虎之助
大宮 友賢
木村 勝之助
加藤 定吉
河合 彌三郎岸田 兼吉
関口 房太郎
黒川 佐吉
渋沢 吉之助
鈴木 乙治
藤本 吉之介
高橋 渡
永田 鐮三郎
中村 清七
橫山 鍋二郎
西沢 武吉
丸山 駒之介
西沢 義吉
明石 覚四郎
林 久吉
青地 源太郎
林 竹之助
五十嵐 伊織
星川 三平
秋山 義三郎
松本 正
上田 安達之助
吉村 二郎
岩崎 勝次郎
青木 連
大野 內蔵之介
青山 次郎
佐久間 銀太郎
天野 十郎
岡田 米太郎
印具 馬作
大橋 山三郎
內山 栄八
粕屋 小次郎
角谷 糺
岡村 亀太郎
木下 勝蔵
河村 八十右衛門
佐治 寛
金子 庄兵衛
鈴木 量平
小島 造酒之丞
多岡 太郎
木村 忠次郎
高須 熊雄
灑井 要次郎
高橋 恭輔
小林 幸次郎
竹內 篤平
佐藤 房太郎
竹內 徳雄
指田 竹次郎
千葉 栄
高岡 倉太郎
坪田 忠蔵
関川 代次郎
寺井 主稅
土田 新之丞
寺島 繁三
高橋 珊瑚郎
中沢 務
鳥羽 多喜松
長瀬 清蔵
鶴岡 健四郎
成合 清
長沢 政之丞
野辺 民雄
中川 小十郎
野村 游喜
西村 五十五郎
福與 男也
西脇 乾三郎
藤井 安八
西村 小左衛門
松沢 弾治
西脇 源六郎
水谷 藤七
古屋 丈之助
本武 権平
福田 勝之進
柳沢 騰馬
前田 岩太郎
若田 栄吉
細川 千太郎
赤羽 音吉
前場 小五郎
池田 庄司
前場 喜司馬
石尾 健吉
松井 徳太郎
一瀬 寛治
真崎 宅太郎
稲吉 竜馬
山形 時太郎
入崎 丞
三浦 松五郎
上田 清蔵
山久知 文次郎
大槻 銀蔵
山際 平三郎
大場 久輔
飯田 七九郎
小田 數馬
山崎 林五郎
柏尾 一郎
石井 伊之助
越 ノ海
飯沼 粂之進
関 清輔
碓氷 升之助
田中 一
石川 伊太郎
角田 五郎
加?#123; 惣三郎
浜田 善次
岡島 品三郎
早川 林平
鉤木 伝三郎
藤沢 竹城
桐山 銭三郎
松田 六郎
白石 五六郎
村上 一佐藤 安二郎
村山 謙吉
田辺 太三郎
矢部 兵吾
高橋 良之助
大松 系斎
土方 幸太郎
谷山 誠一郎
玉置 伊之助
服部 幸次郎
正木 直太郎
梁田 佐太郎
藤沢 彥次郎
松山 幾之介
結城 有無之助
山浦 鉄四郎
吉田 寅之助
大野 右仲
和田屋 和三郎
江川 七郎
金山 敬助
大石 造酒蔵
參考資料:
http://www.shineblog.com/user1/4399/archives/2004/41915.shtml
5. 日本自由行7天大概要花費多少
得看去的是日本哪裡,以東京為例,玩的好點的話大概需要花費10000RMB一人(不含機票),簡單的玩耍大概7000RMB一人(不含機票),日本主要消費如下:
1、每日的餐費
每人每天的三頓飯,早餐大概500日元左右,午餐大概一千日元左右,晚飯大概一千日元左右。如果是想吃的比較好,那價格會更貴。
2、租房的費用
在日本推薦租民宿,合租民宿的話大概300rmb左右一天,可以使用APP自行選擇。
3、景點的費用
日本大部分景點都是免費的,但是也有部分景點是需要收費,價格不等,以東京塔為例,門票大概幾十RMB,所以景點消費並不是很高。
4、交通的花費
在日本旅遊的話建議購買西瓜卡,這個是日本地鐵卡,每天地鐵按旅遊平均來算,大概一天一千日元左右,如果去的地方多,地鐵消費也更高一點。

注意事項:
1、去日本購買機票的時候,注意返程機票盡量購買有免費行李額的,並且時間在中午或者下午 ,因為日本地鐵早上六點才開始運行,購買的太早會影響返程行程,以東京為例,成田機場的免稅店早上六點半才開門,對自己在免稅店購物也有影響。
2、在日本旅遊不要大聲說話,日本對於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的人很反感,尊重其他國家習慣,也是體現我們國家的素質體現。
3、不要乘坐最後一班地鐵,最後一班地鐵多為上班族回家乘坐,人數巨多,積極擁擠。
4、在日本不要打車,日本打車非常的貴。
6. 太閣立志傳5頭目快速賺錢
軍資金500...
這樣,
先拿出那500貫來= =、本錢不夠的話去別的町借一個購買貴重品之類的任務,他會給你預算500貫左右
去京都町買茜和茶,然後賣到界或者石山,不講價也很賺錢。然後回接任務的町去取消任務(還錢)
參考交易路線京(茶,茜)-石山(紙)-界(針,硫磺)-奈良(筆)-目加田(陶瓷)-雜賀(漆器,硯)-大湊(紅花,銅) 不想在路上遇到盜賊的可以只在前面四個町之間進行貿易 一樣可以發財
幾次之後就有一定的錢了,攢個幾萬貫之後去炒米...
炒米大法是太閣5最掙錢的了...具體方法如下
炒米大法具體操作詳解
長安城不是一天造出來的 版主大人們也不是生下來就那麼英明神武的 所以我們的炒米大業也要循序漸進 由低到高~
炒米大法 可以分為「連城米絕」 「買空一地」 「天下無米」三大境界 原始資本6W即可壟斷一國之米 資本40W左右即可買空一個地區所有米店 到這個境界已經是非城主、國主、大名人員所能達到的極限了 根據筆者的估算 2個月內連買帶賣約可炒翻12個町的大米 最高利潤可達80W左右 而傳奇的天下無米之壯舉 只有等各位爬上城主的寶座了
日本戰國時代的收割季節筆者並不清楚 但是太閣5中是每年的7月1號各大米店新米准時上櫃 其他時間米店的米是不會自己增加的 而炒米要做的第一條就是用買一賣一的方法將米價壓到底限
經過筆者的研究 每年的4、5、6三個月份各地米價的底限為340貫 7、8、9、10四個月為400貫 11、12、1、2、3五個月為370貫
這里以一名身價6W貫的足輕組頭為例進行解說:
通過S/L大法在5月的評定上獲得買賣兵糧的任務 帶足鈔票 殺入附近最便宜的米店(當然要S/L一下咯) 花100貫小錢問清本地區米價以方便以後的操作 然後用買進一千石再賣出一千石的方法將米價壓到最低340貫 現在一次全部買進 記得要殺價哦 這里推薦使用變速齒輪 絕對萬無一失
接下來到另一個地區進行市場調研 到那裡最貴的幾家米店拋售軍糧 每次出售10千石賣到無利可圖 這里是為了能將根據地附近米店掏空所做的准備 記得錢達到9W以上就回去存次錢
把手中的大米全部拋售後 到根據地附近的米店重復壓價行為並全部購入 再去下一個米店賣米到無利可圖 壓價 買空 如此重復直到無錢再買為止 然後開始浪費時間直到下個月 被你買空的町米價直接飆到最高 買價大約在960貫到1080貫 現在可以拋米了 記得在一個町拋到售價420左右就收手 把買空過的町都賣過以後 去其他米價高的町繼續拋 這樣獲得的收益比較大 還是記得要回去存錢 同時不要忘了留點米回去復命
經過這樣一次炒米 一般來說大家的身家應該可以達到40W以上 牛一點的甚至可以有近80W 那些40W的朋友 明年5月可以繼續炒米 這次最好接賣出兵糧的任務 然後將附近整個地區十幾個町的米全部買空 因為資本充裕 也不用把本地的米賣到外地去換錢 直接在當地回購 下個月進行拋售 輕松將存款拎到99W 剩下的錢就充做主公的軍費好了 以後叛變了再問他勒索回來……
天下無米達成
武將成為城主之後 就可以開始傳說中的天下無米之路了 此時連帶屬地的軍費應該有110W以上的總資產 炒米的基本步驟跟以前一樣 但是現在有幾點不同
1)買賣的大米直接從居城進出 因此壓價時候只要一千石一千石地賣就是了 覺得售價太低還可以存起來等心情好了再繼續炒米
2)現在沒有了主命時限 我們可以賣到售價420貫左右就停手 此時米店的存米只有我們賣出去的80千石左右 下個月必然繼續保持高價 到時候再賣一次 然後壓價再次買空……
3)現在可以從4月份開始壓價購米 到7月之前不斷收購大米直到發不出俸祿為止 然後從7月開始逐月拋售 第二年4月再次發起買空大米運動 有了空前充裕的資金為後盾 買空全日本所有的大米不再遙遠……
4)米店在7月份新米上櫃後 原先的存米就會人間蒸發 米庫恢復到你開始炒米之前的水平
集體創收
炒米大法再無敵 終究還是以一人之力逆天而行 而且相當傷神 需要連續作戰1小時以上(從來不殺價的就不用講了 兩個字 輕松啊) 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說 最省時省事的方法還是利用手中的種種權利謀取利益 這也正是太閣5製作者們的初衷
1.武將
最簡單的辦法是讓算術四級 身份足輕大將以上的部下去搞軍資金調達 如果辯才也上四級的話效果更好 到後期部下無數 來一次「拜金為先」就是幾十W入帳 多來幾次就多到顯示框裝不下了
如果沒有搞過任何個人淘金 居城裡也沒有幾文錢 或者手下沒有內政人才也不要緊 發兵打幾座城 快要破城的時候用S/L大法整到對方主動投降 然後勒索物資就行
2.忍者&海賊
最笨的辦法是乖乖地擴張勢力 然後去交涉保護費 最好的辦法是去搞勒索 不論是其他忍者里、海賊或者各地大名的城池 多的時候一次就是幾百萬
3.商人
找個繁榮點的町開分店 再隨便任命一個分店長……等著收錢吧
7. ..我馬上要去日本旅遊了!來點全方位的建議!謝謝..
日本遊玩自助攻略,超級實用
日本遊玩之攻略總結 o(∩_∩)o...
本文來自攜程,原作者網友:5799
有朋友最近要去日本旅遊,讓我給介紹下哪裡好玩。其實我去那裡是很早以前了,對現在新潮流並不是很了解。只能是憑自己的愛好和記憶,綜合網上搜來的資料,給他整理一個簡單攻略。
按照我的喜好,每到一個地方,要看的應該是它的特色。或是獨特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或是歷史人文景觀。因此,到日本,我選擇到京都、奈良甚至東京附近的鐮倉這些曾經的古都去玩,因為我覺得象東京、大坂、名古屋這類大城市真的沒什麼太多可看,越是現代化越趨同,走到哪裡都一樣。
不過,既是千里迢迢去了,東京還是要去的,可以作為一個落腳點。
看皇族氣象,可以到大手町看皇居,從皇宮外眺望一下二重橋,當年日本皇子大婚,婚車就是從這里進出的。
想要領略東京的繁華,銀座、新宿足可以代表,其他不過爾爾。但是,倘若沒有去過美國或者香港迪斯尼的話,東京迪斯尼也可一玩,最好買一張通票,可以隨心所欲(我當時花了多少馬尼?忘記了)。
喜歡運動的人,知道日本人最喜愛的運動是什麼嗎?雖然相撲是日本傳統體育項目,但就普及性和人們常年持有的興趣而言,日本真正的全國性運動項目應屬yakyu野球,其實就是棒球啦。我在東京的時候,就住在TOKYO DOME(日本人也叫它巨蛋野球館)附近,曾經有幸耳聞目睹過球迷的諸多舉動。
然後,我們就要離開東京,去到京都作重點游覽了。
這是網上一個驢友的自助遊行程,供參考:
第一日 抵京都,二條城,清水寺
第二日 銀閣寺,金閣寺,嵐山,天龍寺
第三日 前往奈良。法隆寺,葯師寺,唐招提寺,東大寺
第四日 平安神宮,東寺,奈良平城宮跡.
第五日 在京都消磨時間打發一天(可以考慮「鴨川」,京都人戶外休閑名地之一,柯南一行夜晚吃飯賞櫻花的地方。)
第六日 返東京
我覺得他這個行程安排還是可以的。
++++++++++++++++++++分割線++++++++++++++++++++++++
行(1)
盡管日本交通發達,從甲地到乙地,選擇多多。但還是建議你坐一下日本新干線。
從東京小田原站坐去京都的JR新干線(特快火車)只要2小時20分鍾,單程票價是13220日元(合800多人民幣?不知道現在的比價了,師父自己換算一下)。車內的環境是舒適的,寬大的航空座椅,非常適合坐在裡面看風景。
車票是分指定席和自由席的,不過,建議還是買指定席(就是對號入座)。
新干線行駛時能聽見外面空氣尖銳的嘯叫聲,有點象子彈的那種聲音。火車行駛時,內部時不時的也有加壓和減壓,耳朵會有點疼。
從東京到橫濱幾乎是連綿不絕的城市地帶,都是住宅、工業區和商業區。然後才是綿綿不斷的小山嶺。之後,一個龐大的城市出現在眼前,那就是日本第三大城市名古屋了。從東京到名古屋這一段的新干線,基本上是沿著海邊開的。再往後,都是撲面而來的小山丘,不多時便是京都了。
至於回程,可以體驗一下坐夜行巴士 (Dream Bus) 回東京。日本的夜行巴士很舒適,有上下二層,座位柔軟,前後距離寬敞,還可以擱腳,車子開得很穩。從京都大約7個小時就可到東京站,正好可以睡一晚,很方便。當然,如果睡眠不好的人就免了。否則到了晚上,各國口音的呼嚕聲夠受的,呵呵。
同樣,東京開往京都的夜行巴士,也是7個多小時。晚10點整從東京站八重洲中央口出發,第二天一早6點左右到達京都。
++++++++++++++++++++分割線++++++++++++++++++++++++
行(2)
市內交通:
注意:到達京都下車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打車、不是住店,而是要去車站里邊設的案內所(咨詢處),去取免費的旅遊地圖、資料(京都是仿照中國唐城建的,東西南北很容易區分,有份地圖就不會走丟),同時咨詢一下京都旅遊觀光兩日乘車券在哪裡購買(就在案內所附近)。這種乘車券可以在兩日內無限制的隨意利用巴士和地鐵,而京都巴士實行單一票價,上車就220円的(恩,入鄉隨俗,從現在開始,我們不說日元,而說円),所以很合算。
當然,在車站沒買到也沒關系,還可以在巴士上買當日京都一日有效的巴士乘車券,但好像就買不了兩日券了。而京都還是要有兩天時間才可玩得從容。
一日有效的巴士乘車券價格大約500円(只能乘市區巴士),
一日有效的地鐵、巴士乘車券大約1200円(可以乘地鐵、市區巴士、京都巴士),
兩日有效的地鐵、巴士乘車券大約2000円(可以乘地鐵、市區巴士、京都巴士)。
其實,也可以只買巴士乘車券的,主要看你自己的需要哈。
建議多坐巴士和觀光車:
一、京都市內觀光,坐公交車比地鐵方便,而且城市本身風景優美耐看,在地下穿行就浪費了。
二、為便於觀光,京都設有3條觀光車,100,101,102。100走東線,101走中線,102連接100和101。坐這種觀光車,到要看的景點下車,游完坐上下一趟繼續到別處,非常便捷。
三、京都只有兩條地鐵線,東西線和烏丸線,十字縱橫。
++++++++++++++++++++分割線++++++++++++++++++++++++
必須到京都的理由
京都有著日本最美的自然風光。一年有兩個最美時段,一個是四月「花見」賞櫻花,另一個是十一月,看楓紅一片。
但這還不是必去的理由。
京都的得天獨厚在於歷史。
如果說東京代表著政府形象,大阪集企業家的精明於一身,那麼,京都則代表著傳統的日本,有一種貴族的氣質。因其具有藝術文化傳統,與雅典、開羅、北京一並稱為活的博物館。美中不足的是這彈丸之地如今也有著現代都市的擁擠嘈雜。好在師父去的這個時段(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是京都的梅雨季節,蒙蒙細雨連綿不斷,遊人相對少些。
京都是日本的古都,有一千多年歷史。始建於公元794年(相當於中國大唐盛世),直至1868年明治維新後(相當於清朝末年)遷都到東京之前,它一直是日本政治、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京都最初的設計是模仿中國隋唐時期的長安和洛陽,長方型的城市,棋盤式的街道。以朱雀路為軸,分為東西二京,東京模仿洛陽城,西京模仿長安城。在傳統區域上仍以洛中、洛西、洛北、洛東、洛南來劃分。
京都有多少世界遺產?答案是:17個。差不多整個日本的世界遺產都集中於此了。給師父隆重推薦其中兩個:金閣寺(准確說叫鹿苑寺)和清水寺。
其他15個是:銀閣寺(慈照寺),二條城,仁和寺,上賀茂神社,西芳寺(苔寺),醍醐寺,天龍寺,龍安寺,下鴨神社,教王護國寺(東寺),延歷寺,平等院,本願寺(西寺),高山寺和宇治上神社。
觀光車可以讓人很便利的到各景點遊玩。坐100路觀光車從火車站出發,經過京都國立博物館,清水寺,八阪神社,京都會館美術館,平安神宮,到銀閣寺。101連接金閣寺和火車站。102連接金閣寺和銀閣寺。可以不誇張的說,京都是「三步一廟,七步一寺」。
就像到歐洲看教堂,到中國看寺廟,到京都,則是看多如牛毛的寺廟與神社。每個神社至少都有個形狀像希臘字母「派」(打不出那個代表3.14的符號,郁悶)的鳥居門,把聖地和塵世分割開來。日本最大的鳥居門應該是在東京明治神宮里,師父要是有興趣可以去看。不過,這些完全是憑自己的興趣、體力來選擇,若無,看過京都的金閣、清水足矣。
++++++++++++++++++++分割線++++++++++++++++++++++++
幾個不可不看的景點
金閣寺 :不可否認,金閣寺當然與三島由紀夫有很深淵源。但其實,對金閣寺,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在《聰明的一休》里,金閣寺的修建者、幕府時代的足利義滿將軍動不動就把一休叫到這里「考驗」人家的智力。
這個金閣寺實在美得讓人感覺得有點不真實,整座寺閣全部用金箔貼飾,倒影在湖中的金閣寺一直是京都的標志。可惜金閣寺幾經挫磨大火焚身,現在看到的這個已是重建的了。
金閣寺的門票比較有特色,是一張護身符,500円。在入口處亮一下這符,就會拿到有中、韓、英語的簡單介紹。寺院中有中文和韓文的神簽可供占卜。
清水寺:門票大約300円,參拜的話加100円。如果說金閣寺的美是在精緻,看多了就覺得不真實的那種美的話,相比之下,清水寺就要宏偉一些。清水寺宛如古都的風物詩般,彷佛是為了證明京都而存在。也難怪參評世界新7大奇跡的候選名單里清水寺是日本唯一入選的建築。
清水寺依山而建,從清水坂前往清水寺道路兩側(所謂的坂,就是有一定坡度的路),除了有京都傳統木造住宅林立外,沿途還有古老的神社和寺廟。
清水寺最著名的是舞台。日本有個諺語:誰要說自己有膽量,請從清水寺的舞台上往下跳。假如一個日本人說自己要跳清水寺的舞台,也就是下定了決心的意思了。
舞台是木製的,從山腳用木頭柱子往上搭,大概七八層樓高的樣子。舞台下流出的三泓清水叫音羽瀑布。清水寺就因此得名。據說用柄杓舀起那滾滾湧出的靈泉水喝一口的話,能延年益壽、萬事如意。
二條城:是德川家族的家。德川家康是繼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之後一統天下的江戶幕府時代的將軍。二條城非常之大,裡面的植被非常珍奇,有各種形狀的松柏,還有一些名貴的櫻花等等。主屋是一座巨大的房屋,一間連著一間,都鋪著榻榻米,屋子的福司馬門上畫著各種山水風景,不同於一般人家的障子門。大的屋子有六十帖之多,而東京一般公寓的房間一般只有六帖。
二條城裡的日本國寶「二之丸御殿」可以脫了鞋進殿內參觀。這是由「大廣間」和「白書院」等六棟三十三間房組成的大御殿,進殿可近距離參觀用於各種目的的房間布置和出色的隔扇畫。與雄壯的城樓外觀正相反,內部的情景華麗、優雅。城內還有特種名勝「二之丸庭園」和重要文化遺產「本丸御殿」可以一看。
此外,京都御所可以參觀下。不過,到御所參觀好像都要預約登記的。哦,對了,可別誤會,御所可不是你鬧腸胃每天要問候多次的WC,那可是天皇住的地方。呵呵。
再就是嵐山:嵐山位於京都城郊,坐巴士也只需40分鍾左右。只要不是紅葉季節,遊客一般不多,可以沿著大堰河慢慢散步。嵐山風景很美,下了車便看到一派湖光山色,藍湛湛的天,綠悠悠的水,在平緩流淌的河上還架著一座長長的橋。橋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渡月橋。附近有個龜山公園,裡面有一塊廖承志書寫的周恩來「雨中嵐山」詩碑,是國人喜歡瞻仰之處。
到京都,還有一個重要娛樂項目是滿足一下你的和服情結。
清水坂有很多出租和服的店,租衣服加上發型化妝,一天是12,000円,就可以打扮成一個經典的古代日本美女(或者武士之類),在街上美美的走一天,生意好的和服店一般都需要提前一兩天預約。京都的西陣織會館也有和服出租穿上街,一天是3000円,比清水坂的便宜,但好像沒有化裝。
不過,一般都是女孩子對這個感興趣,有點拍婚紗照的繁瑣,估計男生也許沒興趣哈。
因為從脫鞋、入店開始,就進入了繁文縟節。要填寫表格,表格上的各項要求很詳細,包括,姓名,年齡,出生年月,住址,聯系方式,聯系電話,電子郵件,當然還包括了身高,襪子的號碼,還有你需要什麼樣子的服務,每一項都很詳細。
然後是化妝,選頭發造型。
租和服是分KIMONO(著服)和YUKATA(浴衣)的區別的。
我們通常在電視上看到日本人結婚,或者成人儀式等等所穿的那種都是著服。只不過檔次不同而已。好的著服要幾百萬日元。穿起來也相當的花費時間,自己是無法穿的。一定要到這樣的專門店來穿。
浴衣就是簡單的夏季和服,穿著簡單方便,七夕的時候很多女孩都穿這種浴衣上街,相對來說圖案、花色更為花哨,是少女們的最愛,當然價錢也相當的便宜。一般來講1萬多就可以買上一套了。
從做發型到穿好和服差不多要花1個小時的時間。然後,你就可以穿著和服直奔金閣寺或者清水寺了。
++++++++++++++++++++分割線++++++++++++++++++++++++
奈良
如果說到京都是看建築,那麼到奈良、鐮倉就是看雕塑。奈良的東大寺、葯師寺和興福寺都是看點,春日大社值得一去。另外一個國人必看的景點,是我國的鑒真和尚東渡後建立的唐招提寺。這些寺廟門票400——600日元不等。
當然,奈良還有一個看點是:鹿。鹿苑不要錯過。
從京都去奈良的車票,有JR和近急鐵道,JR快速大約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奈良,票價690円。
其實,也有方便的奈良一日游交通卡可以用,1600円,包括自由乘坐京都的地下鐵,前往奈良的近鐵列車,和奈良的交通巴士。算起來,還是交通卡合算。
聽一個驢友說,更理想的方式,象京都奈良這種自助行,通過當地旅行社預定交通工具和酒店是個明智的選擇,會比自己預定降低一半預算。不過,我沒有試過。
其他地方:
若時間充裕,還有精力,也可以就近去趟神戶,看看夜景,吃吃有名的神戶牛肉。從京都坐上新干線,33分鍾後即可到達神戶站。神戶最熱鬧的是三宮一帶,不過,也就是看看夜景而已。
++++++++++++++++++++分割線++++++++++++++++++++++++
小貼士
一些小貼士,僅供參考:
1。紀念品建議在清水寺購買,後面幾個景點購物比較少。而奈良的紀念品沒有京都的好看。
2。具有京都特色的紀念品有扇子、"西陣織"紡織品、"友禪染"染布、"清水燒"陶器等。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這些紀念品中都分兩大類,既有被稱為藝術品的高價物品,也有平時使用的扇子、紡織品、錢包、 包裹布等日常小商品,價格相差很多。
3。 陶器的話則有杯子等很多實用品,價格適中。食品中,有充分保持原味的京都醬菜和日式點心——八橋、日本獨特調味品——"七味唐辛子"(一種多味辣椒)等京都的土特產,很受人們青睞。
4。有時間的話,有兩種地方應該去體驗。一個是茶館。可以體驗一下豐臣秀吉的茶師千利休創立的茶道,嘗嘗日式點心和抹茶;另一個是居酒屋(日式酒吧)。
5。其實,鰻魚、壽絲、生魚片、天夫羅之類的日本料理,北京有很多,就不說了。除此之外,到京都,日本的豆腐菜餚和不使用葷腥的"精進料理"(素齋)應該體驗,同時在東京,若屬於大吃貨的話,還可以考慮品嘗講究食物自身味道的「懷石料理」(正宗的懷石料理價格不菲,本吃貨沒有嘗過)。
6。京都還有一個著名的散步庭院叫桂離宮,不過,以前參觀好像要得到皇家事務機構的事前許可,不知現在是否開放。
7。所有寺廟一般下午四點就關門了,要去趕早。大部分商店都是下午5、6點鍾就打烊,之後就只有便利店開門了。
8。退了房,一般行李還可以免費寄存。也可以在車站寄存,一天一個大箱子300円。
9。在東京坐地鐵,雖然線路眾多,但只要記住線路兩頭的終點站名,注意識別線路顏色(地面和通道牆上都有各線路色彩指示),按照你要坐的線路顏色走,認准兩頭站名中(比如四惠——蘋果園)你要去的那一個方向,就可以忙而不亂。
10。富士山和箱根非常之一般,尤其不要上山(就是一普通黑土山)。我上到富士山五合目(海拔2300米)後,聞著道路上的馬糞味(上面小道走馬車),只剩下了後悔。五大湖和溫泉也很一般,不值得浪費時間和金錢。
8. 日本酒吧起名字
橫町居酒屋
9. 在新宿歌舞伎町「風俗」街,這些地方你要小心,即使在日本也未必安全
畢竟是深藏小巷之中的歌舞伎町,人多嘴雜,是有點危險的,去那裡要注意一些事項。首先你的穿著和打扮最好樸素一點,不要太過招搖;其次是逛街的時候不要隨便停下看別人,也不要和陌生人搭話,如果是有人向你搭訕一定要拒絕,不然可能會被拉去消費,尤其是男性,一定要保持理性。
歌舞伎町的表演很值得一看,這里有被廣大群眾所喜愛的歌唱表演,也有富有激情的搖滾樂和優雅的古典樂,還有各種舞台表演,滿足不同人的觀看需求。表演者們會全身心投入到他們的演出,引起觀眾的共鳴,很多人看他們的表演都會感動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