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平台費用 » 鵝良魚粉金獎鵝肉飯加盟費
擴展閱讀
加盟店閱讀班 2025-07-26 14:40:31
加盟義學教育能盈利嗎 2025-07-26 14:33:25
街電加盟熱線 2025-07-26 14:27:19

鵝良魚粉金獎鵝肉飯加盟費

發布時間: 2022-02-04 16:54:46

㈠ 鵝糧魚粉加盟費多少

七萬八,你也可以選其他品牌的,他這個品牌市場定位比較高端,加盟費店裡的賣價都很高

㈡ 鵝怎麼養 鵝的養殖技術

冬鵝就是立冬後的雛鵝,經過70~90天的育肥,春節上市。飼養的關鍵技術如下。

(1)溫濕度適宜。剛出殼的雛鵝,室溫初期以27~31℃為宜,以後每天下降1℃,直到常溫為止。育雛室濕度以65%~75%為好,室內放2~3個浴盆盛水,讓雛鵝每天沐浴3~4次,每次5~20分鍾。

(2)增加營養。雛鵝出殼24小時先飲水後開食,在飲水中放少許復合維生素葡萄糖,每天供水5~7次。初開食雛鵝消化能力弱,飼料用大米飯,做到「生而不硬,熟而不黏,成顆粒狀,一撒就開」。用溫沸水洗凈米飯黏性,白天喂6~8次,晚上加喂1次,喂六七成飽。同時,雛鵝一開食就要喂鮮嫩青料,讓它自由啄食,日不斷青,促進消化。

(3)通風換氣。育雛室要保持清潔乾爽,全天候有光照。晴暖天將雛鵝放出室外活動2~3次,每次半小時。適時打開育雛室門窗,排除氨氣,通風換氣。

(4)預防疫病。育雛室每隔2周用10%生石灰水或3%草鹼水或3%漂白粉水交叉消毒。用1∶100倍小鵝瘟疫苗注射0.5毫升,也可再注射1次禽出敗疫苗,預防鵝瘟和禽出敗。

㈢ 二十多天的小鵝能不能吃蒜苗

小鵝吃什麼好

1、小鵝是吃青菜的,雛鵝出殼後的第一次飲水俗稱潮口,第一次吃料俗稱開食。開食時間是否適宜,直接關繫到雛鵝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雛鵝出殼24h左右,當大多數雛鵝站立走動、伸頸張嘴、有啄食慾望時,就可進行潮口。

2、開食料採用青飼料如苦蕒菜、萵筍葉、黑麥草等,將其洗凈切碎,與碎米、米飯或全價配小鵝料拌在一起開食。精青飼料1~3日齡按1:3,4~10日齡1:lO,10日齡以上按l:15的比例摻合。每日飼喂的次數按日齡的增長適當提高,1~4日齡每天飼喂5~6次,4~10日齡每天飼喂6~8次,10日齡以上再從每天5~6次降至3~4次正常喂養。飼料的變化由熟到生、由軟到硬,慢慢過渡,不可突然大幅度變化。

怎樣喂小鵝

1、吃食前要先給小鵝水喝。小鵝要以青菜為主,如萵苣葉等。不要喂得太飽,以免撐壞小鵝。

2、為使雛鵝健康生長,必須保證有良好的溫度環境。雛鵝第1周齡時給予28℃--32℃,第2周齡時為24℃--28℃,第3周齡為20℃--24℃,以後改為18℃即可。鵝張口啄食手指,並發出尖叫聲,此時即可飲水開食。在開食前先飲水,方法是先把竹藍內墊料暫時取出,然後將竹藍同雛鵝。

3、放到清潔的河水或水池中,水深不超過鵝的踝關節為宜,讓鵝自由飲水。雛鵝一般每日飲水2-3次。開食是將用水浸泡過的少量碎米(浸泡1小時)放在塑料布上,然後讓雛鵝任意採食,隨吃隨添,最後再喂切成絲狀的青菜,每次餵食約20-30分鍾。

小鵝吃什麼好 怎樣喂小鵝

養小鵝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1、注意鵝育肥前期和後期的補料雛鵝在育肥前期消化功能差,生長發育迅速,要注意補飼易消化、營養全面的全價配合飼料,喂顆粒料效果更好。補飼時要按先精料後青料的順序進行,防止雛鵝挑食青料。隨著鵝日齡的增長,可逐漸增喂青料,減喂精料。雛鵝30日齡左右就可以停止補飼精料,以飼喂牧草為主。但在鵝出欄前的20天左右要補飼精料,使其增膘,增加肉的嫩度。

2、注意疾病的防控工作鵝的抗病力強是相對的,在小規模飼養過程中,其疾病很少發生。在規模化生產條件下由於飼養密度增大,鵝群中病原的傳播幾率增加,有些農戶為節約成本,抱有僥幸心理,很少用葯物預防,甚至不注射疫苗。

小鵝吃什麼好 怎樣喂小鵝

小鵝的疾病及防治

1、小鵝瘟是由病毒引起的通過消化道傳染的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多發生於出殼後20日齡左右的雛鵝,根據病程經過,可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亞急性型。最急性型最急性型多發生於3~10日齡的雛鵝,通常是不見有任何前驅症狀,發生敗血症而突然死亡。

2、防治措施:嚴禁引進來自疫區的漂蛋和雛鵝;剛出殼的雛鵝不要與新引進的種蛋或成鵝接觸;對雛鵝注射抗小鵝瘟血清是防治此病的關鍵措施;對已發生小鵝瘟的病鵝群可用病毒靈口服,每日1~2次,每次1片。

㈣ 鵝的養殖方法

養鵝用的飼料與其他畜禽用料品種一樣,大部分農民家裡都有。有能量飼料:玉米、高梁、大麥等;蛋白質飼料:各種餅類;礦物飼料:骨粉、石粉、貝粉和微量元素、食鹽;動物飼料:魚粉、血粉、肉骨粉;還有糠麩、草粉;維生素。我們國家尚未制定鵝的營養標准,其標准主要參照美國、法國和前蘇聯的鵝營養標准。其中美國和前蘇聯的鵝營養標准較高,法國的鵝營養標准較低,比較適用可以參考。法國鵝營養標准。
周齡 0 34 67 12 種鵝
千卡/公斤 2600 27002700 29002700 29002200 2500
粗蛋白質% 15.8-17%% 11.6-12.5% 10.3-11% 13-14.8%
鈣% 0.75-0.8 0.75-0.8 0.65-0.73
磷(有效) 0.42-0.45 0.37-0.4 0.32-0.35 0.32-0.36
賴氨酸% 0.89-0.95 0.35-0.6 0.47-0.5 0.58-0.66
蛋氨酸% 0.4-0.42 0.29-0.31 0.25-0.27 0.23-0.26
含硫氨基酸% 0.79-0.85 0.56-0.6 0.48-0.52 0.42-0.47
色氨酸% 0.17-0.18 0.13-0.14 0.12-0.13 0.13-0.15
蘇氨酸% 0.58-0.62 0.46-0.49 0.43-0.46 0.4-0.45
鈉% 0.14-0.15 0.14-0.15 0.14-0.15 0.12-0.14
氯% 0.13-0.14 0.13-0.14 0.13-0.14 0.12-0.14
日採食量產蛋初期170-150、產蛋末期350-300、(微量元素、維生素)添加鴨用預喂料1%
一般0-6周齡喂全價顆料配合飼料,但要加喂青綠飼料,與配合飼料比例最少應1:1。生長鵝進行放牧飼養適當補喂配合飼料。當前大部分農村養鵝不喂全價配合飼料,初生後即喂碎玉米或面、小米加蛋黃,3日齡後用各種青嫩草、菜葉(切細算)加碎玉米或面。生長鵝階段(25日齡後),如無放牧條件可飼畏青貯玉米楷(長度約1厘米)每隻鵝每天可喂300-400克(飼養群體小的可採集山野菜喂)和50克左右玉米面。65-70日齡開始短期育肥,青綠飼料隨便吃,每天每隻鵝補喂全價肥合飼料約150克,參考配方(玉米面55%(或有15%稻穀),麥麩19%,米糠10%,菜仔餅11%,魚粉3.7,骨粉1%,食鹽0.3%),有的地區育肥鵝就喂早稻穀(帶殼)。所以養鵝要盡量利用青綠飼料,不加任何影響肉質的添加成份。成本既低,生產的肉等產品又屬綠色食品。農民很好掌握配製鵝飼料。
問:養鵝日常管理應注意哪些問題?
養鵝日常管理首先應注意日常管理要有規律,建立鵝的條件反射、減少各種應激反映。包括餵食、清掃圈舍、關、放鵝、下水洗浴、刷洗飲食用具、衛生消毒、光照及揀蛋等等操作時間順序,要規律化、制度化,程序一旦定下來不可隨意改動,但可隨季節晝夜長短變化逐漸調整。注意保證各日齡鵝的適宜溫度、密度。各日齡鵝適宜溫度是:1-5為28-26℃,6-10為26-25℃,11-15為24-22℃,16-20為21-19℃,21-30為18-15℃,30-49為15-10℃,49日齡以上為5-30℃(適宜產蛋最佳溫度),或最低保持0℃以上。各周齡適宜密度是:1為25-20隻/m2,2為20-15隻/m2,3為15-11隻/m2,4-8為10-4隻/m2,8-20為4-3隻/m2,20周以後2隻/m2。如密度過大則影響生長速度和群體整齊度及產蛋量。光照:1-3日齡雛鵝採用晝夜弱光照明,3日齡後利用夜間餵食間隙關燈1-2小時,30日齡後夜間只有餵食時開燈,逐漸過度到自然光照。從種鵝產蛋前光照13小時逐漸延長到16小時。餵食次數:1月齡內應吃多少給多少,隨時給飼料,或每天從喂12次逐漸減少到3-4次。產蛋鵝每天定時喂3次,晚上10點鍾最好再少喂點,開產前兩周按母鵝數8-10隻設一產蛋箱或根據母鵝群數量統一設一個產蛋棚。各階段鵝只均應保證經常有足夠的清潔飲水。種鵝應每天上午9:00左右、下午4:00左右各下水洗浴配種1次約半個小時。每天清晨及時揀蛋。嚴禁打鵝和快速轟趕。另外要注意各齡鵝群體大小,尤其1-10日齡階段,群體越小越好,每群30-50隻為宜,最多不超過100隻,而且要隨時驅趕,防止集堆壓死。夏天注意防暑,冬季注意防寒。
問:在養鵝生產中還要注意那些問題,如何保證生產安全?
在養鵝生產中還要注意衛生防疫,首先要消滅傳染病,其次是控制和減少普通病和寄生蟲病發生,降低發病率、減少死亡。疾病防治應從生產各個環節採取綜合防治措施。首先是加強飼養管理,飼料營養要合理,青綠飼料要滿足,增強鵝體抵抗力,管理要精心如育雛1-3日齡要有專人看護。二是要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嚴格衛生防疫制度,門前設消毒池和消毒箱,來往車輛人員要消毒(1%火鹼水、生石灰等),飲、食用具每天要定時清洗,至少每周消毒1次。圈舍至少每月消毒1次,每日定時清掃。消毒葯品很多,如百毒殺、過氧乙酸、恩諾沙星、環丙沙星等。不準將來路不明的鵝帶入本場,本場售出的鵝一經離場,不準再回本場。平時飼養人員要認真觀察鵝群,做到有病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治療。糞便、墊草、污物放於偏僻地方發酵處理。屍體要埋掉。三是做好預防接種,對養鵝威脅較大的傳染病「小鵝瘟」,應在種鵝開產前1個月,給種鵝肌肉或皮下注射種鵝用「小鵝瘟」疫苗(按1:100稀釋)每隻鵝1毫升,15天後產生免疫力。如果種鵝未打過預防針,則應在小鵝出雛後18小時內皮下或滴鼻0.1毫升雛鵝用「小鵝瘟」疫苗5天後產生免疫力。在鵝「蛋子瘟」病流行地區,應在種鵝開產前胸部肌肉注射1毫升氫氧化鋁甲醛滅活「蛋子瘟」菌苗。四是葯物預防治療,雛鵝1-3日齡或梅雨季節易發生腸道疾病的中鵝,可在飼料中加入萬分之三痢特靈治療量萬分之五或千分之三土黴素等葯物,預防腸道疾病。平時可不定期的用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飲水預防或治療腸道疾病(按使用說明稀釋)。發生小鵝瘟疫情後,對雛鵝用抗小鵝瘟血清進行緊急防治,每隻雛鵝皮下注射抗小鵝瘟血清0.5毫升,保護率可達98%,對發病雛鵝每隻注射1毫升,15日齡以上每隻注射2毫升,隔日重復注射1次,治癒率為70%-85%。中鵝育肥前或生產鵝肥肝填飼前要驅蟲,驅絛蟲,葯物有:吡喹酮,按每千克體重5-10毫克,一次投服。硫雙二氯酚,按每千克體重150-200毫克一次投服。丙硫咪唑按每千克體重25毫克一次投服。或用檳榔煎劑按每千克體重0.5-0.75克煎水灌服。

㈤ 鵝是怎麼吃飯的

就用嘴巴吃飯的

㈥ 飼養鵝喂什麼長得快

養鵝也一樣首先要選好鵝苗,最好挑選大小一致、叫聲有力、體壯頭大、眼睛靈活、絨毛整齊、色澤金黃、活潑健壯、善於覓食、掙扎有力、腳粗胸闊、反應靈敏,卵黃收縮良好,毛干後能站穩,用手握住其頸部提起時,雙腳能夠迅速收縮,腹部無硬結的小鵝苗。

精心喂養

小鵝最開始吃食時最好先調教喂水,隨後喂青菜或者牧草、蘿卜葉拌米飯之類的食物。5至10日齡日喂3至4次,夜間2次,日糧中米飯佔20%—30%,青飼料佔70%—80%;11—20日齡逐漸喂配合飼料。飼料配方:玉米50%,米糠20%,優質草粉10%,魚粉8%,生長素1%,骨粉0.5%,抗生素及各種微量元素0.5%,豆粕10%。30日齡後至主翼羽長出前以粗料為主,適當補充精料,使其充分運動。

冬天的鵝經過40到50天的飼養,主羽已長出,體重達2.5公斤時,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糧進行強度育肥20至30天,鵝個體重可達5公斤。參考飼料配方:玉米35%,粉渣30%,米糠或優質草粉20%,高粱6.5%,貝殼粉3%,食鹽0.5%,沙子1%,豆粕4%。

精細管護

進鵝前要用2%的福爾馬林或20%的石灰水對鵝舍、用具消毒。一定要選購免疫過的鵝苗,買回後將小鵝攤放在竹篩內注射小鵝瘟血清或小鵝瘟疫苗,每隻用注射器灌服0.02%的痢特靈水液0.5毫升,用低度酒浸腳均能有效預防鵝白痢等疾病。還要勤掃鵝舍,勤換墊草,定期對飼槽、飲水器具清洗消毒。嚴禁用被農葯污染的農作物秸稈、草、菜喂鵝,嚴防農葯中毒。早晨摘回和洗過的青菜、草料要晾乾後飼喂,拌喂的米飯不要沾油鹽葷腥。

當冬鵝的主翼羽長出後,選擇光線較暗、環境安靜、避風保暖、乾燥清潔的房屋作圈舍,條件允許的話要安排隔天下水20分鍾左右,以清潔鵝體。

對少數不貪食的冬鵝可進行強制育肥。將配合飼料加適量水搓捏成粗1—1.5厘米、長約6厘米的條狀飼料,進行填喂,每次每隻填3—4條,以後逐漸增加到5—6條甚至更多,每天填3—5次,並供給充足的飲水。

合理分群

一周齡後每平方米養小鵝20隻,2周齡後減少至15隻,以此遞減。使鵝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現擠壓、堆疊,影響鵝的正常生長。

鵝的飼養 一、鵝舍建設:鵝舍可分為育雛舍、肉鵝舍、肥育舍、種鵝舍,它們的具體建築要求和條件也不一樣。 1.育雛舍:21日齡前的雛鵝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因此,育雛舍要有好的保溫性能,要求舍內乾燥、空氣流通但不漏風,窗戶面積與舍內地面比例以1:10~15為好,屋檐高2m,舍內地面比舍外高25~30cm,用水泥或三合土製成,有利沖洗消毒和防止鼠害。育雛舍前應設運動場,場地平坦而略向溝傾斜,以防雨天積水。 2.肉鵝舍:肉鵝生長快、體質健壯、抵抗力強,飼養比較粗放,所建造肉鵝舍只要上面遮雨,東西北可以擋風,就可以達到基本要求,寒冷地區要注意防寒。 3.肥育舍:肥育舍要求環境安靜,舍內光線暗淡、通風良好,要求舍檐高1.8~2m,地面大多採用夯實的泥土,將水槽放在排水溝上,以便使溢出的水能流入溝中,溝上鋪鋁絲網式木條,舍內分成若干小間,每間面積為12平方米,可容納50隻肉鵝。 4.種鵝舍:要求防寒隔熱性能優良,光線充足。舍檐高1.8~2m,南面是窗戶,窗戶面積與舍內地面面積的比例為1:10~15,每平方米可養種鵝2~3隻。在陸上運動場與水面連接處,須用石塊砌好,用水泥做好斜坡,坡度約為25~35°,斜坡要深入水中與枯水期的最低水平持平。 =、、鵝的管理 1.保溫雛鵝:0~7日齡,舍內溫度為28~30℃,以每天降1℃直至常溫。 2.濕度:相對濕度60%~65%為宜,要保持乾燥。 3.密度:0~7日齡25隻/平方米,8~21日齡13~15隻/平方米,之後10隻/平方米。 4.放水:7日齡後的雛鵝,選擇晴天,把鵝趕到淺水邊讓其自由下水,放水時間逐漸增加。 5.放牧:14日齡後開始選擇晴天趕鵝到草地上放牧,曬曬太陽,適應環境。 6.中鵝期:30~80日齡為中鵝期,由於覓食消化、抗病很強,主要以放牧為主,結合補飼中鵝料。 7.育肥期 (1)放牧育肥:農作物收割時放牧,收割完,鵝也育肥。 (2)舍飼育肥:採用全價配合飼料自由採食。 (3)填飼育肥:用玉米粉食為團,每天3次填飼,10天即育肥。 8.後備期:要逐漸由精料為主過渡到粗料再到以放牧為主,使種鵝達到體成熟和性成熟,保持一致的體重到開產。 9.產蛋期:產蛋期以舍飼為主,放牧為輔,每天喂3次,每次100~150g配合飼料,放牧要慢而且選擇平坦的地方。 10.停產期:鵝產蛋8~9個月後,開始進入停產換羽期,這時,由精料改為粗料,以放牧為主,全飼為輔,使羽毛脫換,准備下次產蛋。 四、鵝病防治 1.科學選擇鵝場址是防治傳染病的基礎:場址選擇在地勢較高,比較乾燥通風,水源充足、衛生,電源通暢、交通方便的地方。要布置合理便於使用和消毒防病。 2.清潔衛生是防治傳染病的根本措施:清潔衛生的鵝場,有利於疫病控制,同時也能使鵝場地吃料長肉,提高生產性能。 (1)水源衛生:盡量不用河、塘、表面水作飲用水。 (2)工作人員的衛生:飼養員要有專用工作衣、鞋、帽等。 (3)用具衛生:包括水槽、料槽等。 (4)環境衛生:清潔衛生的環境,可減少病源,切斷一切傳播疫病的途徑。 3.管理是防治傳染病的有力保證 為了預防疫病,維護家禽的健康,要從家禽管理的各個方面進行,盡量排除可引起發病的不利因素。 (1)根據不同品種,不同日齡的要求供給按科學配製的營養全價飼料。 (2)防止引入的鵝種帶來疫病。 (3)採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 (4)不同種類的畜禽不要混合飼養。 (5)作好記錄工作,有利於掌握場內家禽健康狀況,疫病的種類和發病規律等。 4.有效消毒是防止傳染病的關鍵:要建立一種制度,經常除糞,常規清掃,嚴格控制外來人員及車輛進入場區,定期消毒,切斷疫病的傳播途徑,降低疫病死亡,提高生產成績。 5.確切的免疫是防治傳染病的核心:預防接種就是指將疫苗通過滴鼻、飲水、氣霧、注射等途徑接種到鵝體內,使之產生抗體,從而保證鵝不受感染,隔斷傳染病的發生。鵝免疫程序:3日齡注射小鵝高免血清0.3~0.5ml/羽。7~10日齡,注射流感油苗0.3~0.5ml/羽。21日齡,注射小鵝瘟疫苗1頭份/羽。35日齡,注射小鵝巴氏桿菌苗2ml/羽。22周齡,注射小鵝瘟苗1頭份/羽。23周齡,注射流感油苗0.5ml/羽。24周齡,注射大腸桿菌苗1ml/羽。開產時再按22~24周齡重復一次。 6.科學合理用葯是防治傳染病的有力補充。應用葯物預防和治療也是增強機體抵抗力和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對尚無有效疫苗可用或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細菌病,如沙門氏菌病、大腸桿菌病、漿膜炎等。

養鵝沒水可以養但是要做好球蟲病的預防,在是在出售前的10天左右要下水,不然沒有好的賣相。一般的養殖一批肉鵝利潤在5到6元85天,溫度在前一星期在28到29度以鵝苗不押堆為好!一般30隻一格壓一下也沒什麼 事的

㈦ 怎麼飼養小鵝

小鵝進食前應先飲水,這樣有助於胃腸的消化。初次給小鵝飲水,須把鵝嘴壓入水盆,調教後小鵝方能自行飲水。雛鵝日糧以青菜為主,另外可加入10%~30%米飯或煮的玉米渣。

餵食時,把干凈的菜葉撒在草席或碟子中,讓小鵝自由採食。不會採食的可把菜葉送到它的嘴邊或者撒在鵝身上,引誘其採食。1~4日齡的小鵝,消化力弱,每日喂5~6次即可。4日齡後,食量和飼喂次數應逐漸增加,每日喂8次,每次喂7~8成飽。過食會引起消化障礙。

(7)鵝良魚粉金獎鵝肉飯加盟費擴展閱讀

保溫與保濕:

育雛室應通風、透光、清潔、乾燥,更重要的是保溫。一周齡小鵝的最適宜溫度是25~28℃,二周齡小鵝為21~24℃。溫度適宜時小鵝精神活潑,安靜無聲,溫度偏低時小鵝擁擠扎堆,叫聲低沉而長;溫度過高時小鵝煩躁不安,叫聲短促。給小鵝鋪墊草既保溫又隔潮,若墊草太濕會使小鵝受涼,引起感冒或腹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