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平台費用 » 杭州消閑果兒零食加盟費
擴展閱讀
新東方在線加盟電話號碼 2025-05-10 15:46:24
烤羊店加盟費需要幾個人 2025-05-10 15:23:27

杭州消閑果兒零食加盟費

發布時間: 2021-07-03 12:58:19

『壹』 飯搭子 牌搭子是哪裡的方言

「飯搭子、牌搭子」是杭州方言,意思是一起吃飯,一起玩牌的人。
杭州話,屬於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具有吳語的一般特徵,但受宋代汴洛語音的影響很大,且文白異讀中多用文讀,所以又稱「杭州官話」。杭州話僅分布在杭州市區和近郊,不包括杭州遠郊以及新並入的蕭山、餘杭兩區,為吳語區內范圍最小的方言。保守估計,中國以杭州話為母語的人口在120萬~150萬之間。

『貳』 湖州的方言怎麼和杭州的方言不同啊

杭州話使用的范圍不大,大致東至餘杭下沙,南到錢塘江邊,西自五雲山、轉塘至留下附近,北經拱宸橋至餘杭三墩,東北經筧橋至餘杭喬司之間。在這個范圍之內,約有一百萬人說杭州話。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杭州話卻是浙江吳語中最小的方言點之一。
杭州方言屬吳語區太湖片方言。由於杭州話受外來方言的影響,與同片諸方言相比較,顯得有許多特點。

外來影響最大的要數宋朝遷都臨安。據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從建炎元年(1127年)到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30年間,外籍居民已超過土著。當時南渡士民帶來以汴梁為主的北方「官話」,對南方本地話施加影響。終於使杭州話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起了不小的變化,染上了濃厚的北方話色彩。

其次,清政府被推翻後,旗下營被迫解散,數量眾多的旗人子弟和隨軍家屬便混入杭州的普通百姓之中,他們濃重的北京「官話」,進一步使杭州話受到影響。

再次,對杭州話影響較多的是紹興話。紹興有句諺語:「經濟人斷勿得杭州路」,是說紹興人來杭販賣物品或經商定居的多。杭州也有一句諺語:「杭州蘿卜紹興種」,是說有很多杭州人的祖籍在紹興。紹興人多了,紹興話對杭州就有了影響。
l 家、嫁、交、江等字,杭州話只有[t -]聲母一讀,吳語湖嘉方言則有[K-][t -]兩讀,吳語有的地方只有[K-]一讀。

2 古日母字「兒、二、耳」等字都只有[ l]一讀,相當於吳語其它地方的文讀,接近北京話,而吳語其它地方的白讀多讀鼻音自成音節或鼻音[ -]聲母。古日母字「熱、人、軟、肉」等字聲母也不讀[ -]聲母,與吳語其它方言不同。

3 古明母字「蚊、問」杭州讀[cven] [ven ],不讀[m-],與吳語的湖嘉地區及多數地方都不相同。

4 杭州話韻母[ ]自成系統。它可以單獨與聲母拼音,如:豬[ ]、舉[ ]、書[ ],又可以作為介音與其它韻母拼合組成音節。如:抓[ ]、帥[ ]、蛇[ ]、孫[ ]、裝[ ]、轉[ ]、熱[ ]等。這是湖嘉方言沒有的,在吳語里,乃至全國漢語方言中也是罕見的。北京話有[i、u、y]三個介音,嘉興話也是三個,湖州話只有[i、u]兩個介音。它們都沒有[ ]介音,唯杭州話有[i、u、y、 ]四個介音。

詞彙特點 1 杭州方言和市郊及湖嘉方言有一部分詞彙相同。舉例比較: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時候 辰光 辰光 辰光

包子 饅頭 饅頭 饅頭

逃學 賴學 賴學 賴學

脖子 頭頸 頭頸 頭頸

猴子 犭活 猻 犭活 猻 犭活 猻

咳嗽 嗆 嗆 嗆

摔 摜 摜 摜

失火 火燒 火燒 火燒

認生 怕陌生 怕陌生 怕陌生

涼快 風涼 風涼 風涼

娶媳婦 討老婆 討老婆 討老婆

2 州話另有一部分,在使用本地方言的同時,又受北方話的影響,使用與北京話相同的詞彙。舉例比較: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臉盆 臉盆 面盆 面盆 老頭兒 老頭兒 老老頭 老老頭

打稻 打稻 摜稻 摜稻 奶奶 奶奶 娘姆 親媽

下棋 下棋 著棋 著棋 女兒 女兒 囡五 囡五

大方 大方 大氣 大氣 手指頭 手指頭 節頭管 節頭管

壁虎 壁虎(兒)乾龍 乾龍 泔水 泔水 飯腳水 飯腳水

3 杭州方言里有一部分詞,既不像北京話,又不像湖嘉方言,它的詞素卻又一部分跟北京話相同,另一部分跟湖嘉方言相同,從造詞方式上可以看出北方話與杭州話揉合的痕跡。舉例如下: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臉 臉孔 面孔 面孔

烏鴉 烏老鴉(哇)兒 老鴉(Y) 老鴉(Y)

鍋 鍋子 鑊子 鑊子

新郎 新郎官兒 新官人 新官人

傍晚 晚快邊兒 夜快邊 夜快邊

鍋鏟子 搶鍋刀 搶 搶刀

4 杭州方言里還有一部分詞,跟北京話和湖嘉方言里的詞都不相同,使用的范圍也很小,但這些與眾不同的詞,充分顯示出杭州話的特殊性。舉例比較: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顧客 買主 主客 主客 小孩兒 小伢兒 小把戲 小人

吵架 鬧架兒 相罵 相罵 蜈蚣 門蚣 百腳 百腳

繩子 索兒 繩 繩 玩兒 耍子兒 別相 白相

胳膊 手膀 臂膊 臂膊 耳環子 箍兒 環子 圈

臟 土奉 齷齪 垃圾 吃零食 吃消閑果兒 吃小食 吃零散

『叄』 消閑果兒 和老婆大人哪個好

消閑果兒好

『肆』 杭州話有哪些特點[2]

2 杭州話另有一部分,在使用本地方言的同時,又受北方話的影響,使用與北京話相同的詞彙。舉例比較: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臉盆 臉盆 面盆 面盆 老頭兒 老頭兒 老老頭 老老頭 打稻 打稻 摜稻 摜稻 奶奶 奶奶 娘姆 親媽 下棋 下棋 著棋 著棋 女兒 女兒 囡五 囡五 大方 大方 大氣 大氣 手指頭 手指頭 節頭管 節頭管 壁虎 壁虎(兒)乾龍 乾龍 泔水 泔水 飯腳水 飯腳水 3 杭州方言里有一部分詞,既不像北京話,又不像湖嘉方言,它的詞素卻又一部分跟北京話相同,另一部分跟湖嘉方言相同,從造詞方式上可以看出北方話與杭州話揉合的痕跡。舉例如下: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臉 臉孔 面孔 面孔 烏鴉 烏老鴉(哇)兒 老鴉(Y) 老鴉(Y) 鍋 鍋子 鑊子 鑊子 新郎 新郎官兒 新官人 新官人 傍晚 晚快邊兒 夜快邊 夜快邊 鍋鏟子 搶鍋刀 搶 搶刀 4 杭州方言里還有一部分詞,跟北京話和湖嘉方言里的詞都不相同,使用的范圍也很小,但這些與眾不同的詞,充分顯示出杭州話的特殊性。舉例比較: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顧客 買主 主客 主客 小孩兒 小伢兒 小把戲 小人 吵架 鬧架兒 相罵 相罵 蜈蚣 門蚣 百腳 百腳 繩子 索兒 繩繩 玩兒 耍子兒 別相 白相 胳膊 手膀 臂膊 臂膊 耳環子 箍兒 環子 圈 臟 土奉 齷齪 垃圾 吃零食 吃消閑果兒 吃小食 吃零散 三、語法特點 從漢語方言總的情況看來,吳語的語法結構和北京話基本上是一致的,而杭州話的語法結構又介乎二者之間,有的與北京話相同,有的與吳語的湖嘉方言相同,又有同中有異的,這也顯示了杭州方言的特色。 1 重疊是吳語構詞形態變化主要手段之一,杭州方言的名詞、動詞、形容詞都有重疊的形式,重疊後表示某種附加的詞彙意義或語法意義。先說形容詞的重疊: 單音節重疊後加「交」,表示程度弱化,在句子里作狀語。例如:輕輕交|慢慢交|幽幽交|好好交。 單音節形容詞前附加成份的重疊,表示程度的加強。如:血血紅|臘臘黃|石石硬|滾滾壯|筆筆直|蜜蜜甜。而後附加成份的重疊,表示程度減弱。如:綠茵茵|黃哈哈|亮晶晶|慌兮兮|辣乎乎|甜咪咪。再以「黑」字為例,來看它的比較級:黑兮兮:近似黑色,程度最弱|黑:一般的黑色|墨黑:比「黑」深一層,程度加強|墨墨黑:比「墨黑」更深一層,程度更強|墨黑墨黑:黑到了頂點,程度最強。 雙音節的重疊形式,有聯合式:大大方方|規規矩矩;有偏正式:墨黑墨黑|筆直筆直等。 再看動詞的重疊: 處置式的動詞,可以重疊:衣裳洗洗|帶兒系系|爐子生生。後邊還可以帶形容詞補語:衣裳洗洗干凈|帶兒系系緊|爐子生生旺。 重疊之後加「兒」:搞搞兒|盪盪兒|追追兒|爭爭兒。 重疊之後帶補語,表示請求或命令:坐坐正|收收攏|看看仔細|咽咽過來|撳撳落去|拉拉上來。 2 名詞的詞頭和詞尾。詞頭如:阿(阿爹、阿福)、老(老公、老鼠)。詞尾如:鬼(晦氣鬼、精巴鬼)、胚(下作胚、饞癆胚)、家(廠家、店家)、相(賣相、吃相)等。這里,著重說說詞尾「兒、頭、子」。 杭州方言的兒尾詞數量非常多。這個「兒」是自成音節的詞尾,稱之為「兒尾」。它不同於北京話後綴的「兒」。北京的「兒」寫出來也是個獨立的字,讀出來卻是與前一個字合成一個音。它依附在前字的末尾,只起個捲舌作用,而不是一個獨立的音節,所以稱之為「兒化」。杭州的兒尾詞至少在宋代就已經很豐富了。在《夢粱錄》里就記下了杭州方言里的許多兒尾詞。如:蝦兒|果兒|衫兒|裙兒|籠兒|鼓兒|香袋兒|八歌兒|油酥餅兒|千層兒|扇面兒|石榴子兒|豆兒黃糖|貓兒橋|狗兒山巷等。這些兒尾詞,至今還出現在杭州人的口頭上。

『伍』 家裡老人最近和他說話好吃力,淳安這邊在哪裡檢查

杭州方言
賤兒飯 —— 蹭吃
別苗頭 —— 與人競爭,比高低
吃相 —— 謂態度,如「吃相難看」,即態度不好
毒頭 —— 脾氣古怪的人
殺豬 —— 敲竹杠
一息息 —— 一會兒
一滴滴 —— 一點兒
晏歇會 —— 等會兒見
吃不落 —— 不能勝任
打呃得 —— 打嗝
特為 —— 故意
有數 —— 懂了
耍子 —— 玩兒
歇力 —— 休息
困覺 —— 睡覺
尋事兒 —— 找岔
糊達達、糊里達喇 —— 粘粘糊糊
墨墨黑 —— 漆黑
冰冰溲 —— 很涼
濫濫濕 —— 很濕
發靨 —— 可笑、好笑
麻巧兒 —— 麻雀
釘頭碰鐵頭 —— 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讓
為好跌一跤 —— 意謂出於好的願望辦了某事,不僅不被理解,反遭人怨
回湯豆腐乾 —— 指人被辭退而復人
吃隔夜螺螄 —— 喻人說話羅嗦,糾纏不清
螞蟻扛鯗頭 —— 比喻人多活少,許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
歪了頭由自己說 —— 意謂聽不進意見,自以為是
高頭 —— 上頭
造話 —— 假話
抽斗 —— 抽屜
天井 —— 院子
弄堂 —— 胡同
曲蟮 —— 蚯蚓
沙核桃兒 —— 山核桃
溫吞水 —— 溫水
赤膊 —— 光膀子
大腳膀 —— 大腿
手膀 —— 胳膊
眼烏珠 —— 眼珠
額角頭 —— 額
蹺拐兒 —— 瘸子
賊骨頭 —— 賊
郎中 —— 多指中醫師
老倌 —— 用於指人,如:葛個老倌,那個老倌,即這個人,那個人
奶奶 —— 祖母
爹爹 —— 祖父
姆媽 —— 母親
阿爸 —— 父親
落雪 —— 下雪
落雨 —— 下雨
豁閃 —— 閃電
辰光、時光 —— 時候
舊年子 —— 去年
上毛、上毛子 —— 前回
葛毛 —— 現在
頭毛 —— 剛才
不靈光 —— 不好使
刨黃瓜兒 —— 敲竹杠
耍子兒 —— 玩耍
小伢兒 —— 小孩子
踏兒哥 —— 三輪車夫
敲瓦片兒 —— AA制
敲拐兒 —— 瘸子
夜裡頭、晚上頭 —— 夜晚
晚快邊兒 —— 傍晚
日中 —— 中午
日里 —— 白天
早上、早半日 —— 上午

今杭州域中的方言在漢語中跨兩個大的方言區:一是吳語方言區(杭州區、餘杭、蕭山、臨安、富陽、桐廬),二是徽語方言區(建德、淳安)。這兩個語區的方言差別很大,特點明顯不同。
杭州話屬於北吳語杭州片。杭州有悠久的歷史,古盪老和山一帶有良渚文化遺址。五代時是吳越國的首府,南宋時建都余年,元、明、清至今一直為浙江省省治,尤其是南宋時大批北方人遷來杭州,使杭州方言帶上濃厚的北方官話色彩,在北吳語中成為一方言片。
餘杭話屬於北吳語湖州片。餘杭縣境內話,總體上是較統一的,但口音也有不少差別。餘杭縣北連湖州片的德清、安吉,東接嘉興片的海寧、桐鄉,西靠臨安,南依杭州城邊界地區,其方言或多或少受臨近方言的影響而使縣內口音起變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餘杭鎮、塘棲鎮、臨平鎮的話。餘杭鎮是舊縣城,近臨安,有臨安話成分;塘棲鎮近德清,有德清話成分;臨平鎮近海寧,有海寧話成分。現以縣城臨平鎮話作為全縣的代表方言。
蕭山、臨安、富陽、桐廬四縣城的話屬於北吳語臨紹片方言。蕭山縣舊治屬紹興府,方言與舊紹興府所轄各縣(紹興、上虞、餘姚、嵊縣、新昌、諸暨)的方言近,而與今轄之臨安、富陽、桐廬方言遠。蕭山話解放後變化較大,尤其是從年1月改屬杭州後,杭州話大量滲人,語言逐漸融合。蕭山話四鄉口音略有不同,以城廂鎮話為代表。臨安話比較復雜,今臨安縣已將舊於潛、昌化兩縣並人,縣治在臨安鎮。現以臨安鎮話為臨安代表方言。但於潛話、昌化話與臨安鎮話差別是相當明顯的,尤其是昌北話比較特殊。今富陽縣已將舊新登縣並人。富陽話以富陽鎮話為代表,今新登鎮話與富陽鎮話差別比較小,不影響交際。今桐廬縣已將舊分水縣並人。桐廬話以桐廬鎮話為代表,但桐廬鎮話與分水鎮話距離較大。相比而言,桐廬鎮話與富陽話較近,分水鎮話與杭州話較近。
建德、淳安話屬於徽語區中的嚴州片方言。今建德縣已將舊壽昌縣並人。建德縣舊治在梅城鎮,今建德縣城在白沙鎮,該縣方言以梅城話為代表。壽昌鎮是舊壽昌縣縣城,方言有的系統,與梅城話有所區別。原淳安縣和遂安縣縣治在新安江水電站建成後都已沉沒於新安江水庫庫底,新淳安縣城遷至排嶺。排嶺人口來自各地,口音較復雜。而原說遂安方言的人,由於遷地而與遷入地方言融合,故目前淳安方言以淳城鎮話為代表。建德話與淳安話相比,後者安徽歙縣話成分更多。
杭州域方言簡表
吳 語 區 徽 語 區
杭州片 湖州片 臨 紹 片 嚴 州 片
杭 州 點 余 杭 點 蕭山點 臨 安 點 富 陽 點 桐 廬 點 建 德 點 淳 安 點
▲ 杭 州 區 話 ▲ 臨塘余 平棲杭 鎮鎮鎮 話話話 ▲城廂鎮話 ▲ 臨於昌 安潛化 鎮鎮鎮 話話話 ▲ 富新 陽登 鎮鎮 話話 ▲ 桐分 廬水 鎮鎮 話話 ▲ 梅壽白 城昌沙 鎮鎮鎮 話話話 ▲ 淳獅排 城城嶺 鎮鎮鎮 話話話
註:有三角者表示代表縣點方言的話

第一節 杭州話音系
一、 聲 母
杭州話有29個聲母:

二、 韻母
三、 聲調
杭州話有7個聲調
杭 州 話 聲 調 例 字 與普通話
調 類 調 值 聲調對照
陰 平 剛知專開粗天三飛 陰 平
陽 平 窮陳才寒時扶娘雲 陽 平
上 聲 53 古紙口草粉女有 上 聲
陰 去 蓋醉愛唱菜怕送放 去 聲
陽 去 13 共助害飯用近是社
出匹黑說失八摘發 陰 平
陰 人 5 急竹得接革福桌責 陽 平
筆百尺鐵法塔撇雪 上 聲
各約切束恰涉泣壁 去 聲
拾 陰 平
陽 人 2 物局食讀白合舌服 陽 平
額人納麥葯俗襪業 去 聲

第二節 杭州話常見詞語
杭州話詞語豐富,隨著普通話影響的擴大,杭州話詞語也出現了一些發展與變化,而其中仍有很大部分保持其地方語言變體的性,較為典型的詞語有:
早上、早半日——上午
日里——白天
日中——中午
晚快邊兒——傍晚
夜裡頭、晚上頭——夜晚
頭毛——剛才
葛毛——現在
上毛、上毛子——前回
舊年子——去年
辰光、時光——時候

豁閃——閃電
落雨——下雨
落雪——下雪
雪烊得來——雪化了

男人家——男人
女人家——女人
小伢兒——小孩子
男伢兒——男孩子
女伢兒——女孩子
阿爸——父親
姆媽——母親
爹爹——祖父
奶奶——祖母
阿哥——兄
阿弟——弟
阿姐——姐
阿妹——妹
伯伯——伯父
大姆媽——伯母
小伯伯——叔父
嬸娘——叔母
娘舅——舅父
舅姆——舅母
老公——丈夫
老婆——妻子
老頭兒——泛指老年男人;妻子對別人稱自己的丈夫(限於中老年人)
丈人——岳父
丈姆娘——岳母
老倌——用於指人,如:葛個老倌,那個老倌,即這個人,那個人
郎中——多指中醫師
燒飯、廚——廚師、廚子
賊骨頭——賊
蹺拐兒——瘸子

喉嚨——嗓子、喉
面孔——臉
額角頭——額
鼻頭——鼻子
眼烏珠——眼珠
頭頸——脖子
手膀——胳膊
大腳膀——大腿
腳踝頭——膝蓋骨及其周圍
赤膊——光膀子

菜蔬——指下飯的菜
菜饅頭——菜包子
肉饅頭——肉包子
燒酒——白酒
老酒——黃酒
溫吞水——溫水
六穀——玉米
黃豆——大豆
番茄——西紅柿
洋番薯——馬鈴薯、土豆
沙核桃兒——山核桃
雄雞——公雞
婆雞——母雞
麻巧兒——麻雀
曲蟮——蚯蚓
胡蜂——馬蜂
犭活 猻——猴子
弄堂——胡同
窗門——窗戶
茅坑——廁所
天井——院子
扶梯——樓梯
抽斗——抽屜
戲文——戲劇
造話——假話
高頭——上頭
下底——下頭
好看——美
難看——丑
土奉(音近「風」)——骨亢 骨葬
薄(如:粥太薄)——稀
厚(如:粥太厚)——稠
壯(指動物)——肥
長(人長)——高
狹——窄
闊——寬
盡該、蠻蠻、木佬佬——很
蹩腳、起泡、推板——差
不乖——頑皮
吃力——累
發靨——可笑、好笑
難為情——害臊

濫濫濕——很濕
冰冰氵嬰 ——很涼
墨墨黑——漆黑
慢慢交——慢慢地
好好交——好好地
糊達達、糊里達喇——粘粘糊糊

討老婆——娶媳婦
嫁老公——出嫁
生病得來——病了
肚皮層(音同查)——瀉肚子
發寒熱——發虐疾
看、看毛病——看病
撈癢——搔癢
做事體——幹活兒
吃酒——喝酒
吃煙——抽煙
吃茶——喝茶
洗浴、氵大 浴——洗澡
倒霉——丟臉
尋事兒——找岔
鬧架兒——吵架
拎起來——提起來
目困覺——睡覺
歇力——休息
耍子——玩兒
曉得——知道
有數——懂了
記牢——記住
粘牢——粘住
特為——故意
打呃得——打嗝
吃不落——不能勝任
擺、安、擱——放
用場——用處
跌了得來——遺失了
尋著得來——找到了
啥時光——什麼時候
啥地方——什麼地方
啥花頭——什麼花樣,什麼東西
做啥——做什麼
晏歇會——等會兒見

一毛、兩毛——一次、兩次
一道——一塊兒
一床被——一條被
一部車——一輛車
一桄魚——一條魚
打一記——打一下
一滴滴——一點兒
一息息——一會兒

殺瘟豬一敲竹杠
毒頭——指脾氣古怪的人
瘟孫——指無用的人
吃相 ——謂態度,如「吃相難看」,即態度不好
藤頭——喻人固執己見,不可說服
勒格——形容善於挑剔的人,難與相處
汪顙——用以稱蠻不講理、態度凶惡的人
壽頭——稱不合時宜的人
棗兒瓜——喻不知好歹的人
別苗頭——與人競爭,比高低
上軋頭——喻遇棘手事,兩面受擠
牽煞煞——謂忸妮作態,取悅於人(多指女性)
大青娘——少女的一種舊稱
空老老——無事找事干,無話找話說
起擱頭——作梗,或尋釁
木榔豆腐——從前指包頭魚頭燒豆腐,現成為罵人很笨的意思
牽頭皮——因某人或某事受牽連,被人背後議論
門分賬——原指應得之分,後引申為指應做之事
半吊子——對某事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介面令——指回答別人說話的本領,如說:某人介面令好,即稱贊該人答人之言敏捷而且得當
碰鼻頭——指做事碰壁或尋人未遇
吃盾白兒——受人駁詰
桂花——指初出茅廬、沒有本事的
頭大心慌——指人自以為了不起
敲瓦片兒——指大家聚集吃飯,大家分攤出錢
碰頭磕腦——做事不順當,挫折多
三不知頭——忽然之間,出其不意
挖腳底板一說別人以前不光彩的事
吃空心湯糊——比喻向別人許了願而不能兌現
釘頭碰鐵頭——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讓
為好跌一跤——意謂出於好的願望辦了某事,不僅不被理解,反遭人怨
回湯豆腐乾——指人被辭退而復人
吃隔夜螺螄——喻人說話哼嗦,糾纏不清
螞蟻扛鯗頭——比喻人多活少,許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
歪了頭由自己說——意謂聽不進意見,自以為是

第三節 杭州話特點
杭州話使用的范圍不大,大致東至餘杭下沙,南到錢塘江邊,西自五雲山、轉塘至留下附近,北經拱宸橋至餘杭三墩,東北經筧橋至餘杭喬司之間。在這個范圍之內,約有一百萬人說杭州話。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之一,杭州話卻是浙江吳語中最小的方言點之一。
杭州方言屬吳語區太湖片方言。由於杭州話受外來方言的影響,與同片諸方言相比較,顯得有許多特點。
外來影響最大的要數宋朝遷都臨安。據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從建炎元年(年)到紹興二十六年(年)30年間,外籍居民已超過土著。當時南渡士民帶來以汴梁為主的北方「官話」,對南方本地話施加影響。終於使杭州話在、詞彙、語法方面起了不小的變化,染上了濃厚的北方話色彩。
其次,清被後,旗下營被迫解散,數量眾多的旗人子弟和隨軍家屬便混入杭州的普通百姓之中,他們濃重的「官話」,進一步使杭州話受到影響。
再次,對杭州話影響較多的是紹興話。紹興有句諺語:「經濟人斷勿得杭州路」,是說紹興人來杭販物品或經商定居的多。杭州也有一句諺語:「杭州蘿卜紹興種」,是說有很多杭州人的祖籍在紹興。紹興人多了,紹興話對杭州就有了影響。
一、特點
l 家、嫁、交、江等字,杭州話只有[t -]聲母一讀,吳語湖嘉方言則有[K-][t -]兩讀,吳語有的地方只有[K-]一讀。
2 古日母字「兒、二、耳」等字都只有[ l]一讀,相當於吳語其它地方的文讀,接近話,而吳語其它地方的白讀多讀鼻音自成音節或鼻音[ -]聲母。古日母字「熱、人、軟、肉」等字聲母也不讀[ -]聲母,與吳語其它方言不同。
3 古明母字「蚊、問」杭州讀[cven] [ven ],不讀[m-],與吳語的湖嘉地區及多數地方都不相同。
4 杭州話韻母[ ]自成系統。它可以單獨與聲母拼音,如:豬[ ]、舉[ ]、書[ ],又可以作為介音與其它韻母拼合組成音節。如:抓[ ]、帥[ ]、蛇[ ]、孫[ ]、裝[ ]、轉[ ]、熱[ ]等。這是湖嘉方言沒有的,在吳語里,乃至全國漢語方言中也是罕見的。話有[i、u、y]三個介音,嘉興話也是三個,湖州話只有[i、u]兩個介音。它們都沒有[ ]介音,唯杭州話有[i、u、y、 ]四個介音。
二、詞彙特點
1 杭州方言和郊及湖嘉方言有一部分詞彙相同。舉例比較:
杭州 湖州 嘉興
時候 辰光 辰光 辰光
包子 饅頭 饅頭 饅頭
逃學 賴學 賴學 賴學
脖子 頭頸 頭頸 頭頸
猴子 犭活 猻 犭活 猻 犭活 猻
咳嗽 嗆 嗆 嗆
摔 摜 摜 摜
失火 火燒 火燒 火燒
認生 怕陌生 怕陌生 怕陌生
涼快 風涼 風涼 風涼
娶媳婦 討老婆 討老婆 討老婆
2 杭州話另有一部分,在使用本地方言的同時,又受北方話的影響,使用與話相同的詞彙。舉例比較:
杭州 湖州 嘉興 杭州 湖州 嘉興
臉盆 臉盆 面盆 面盆 老頭兒 老頭兒 老老頭 老老頭
打稻 打稻 摜稻 摜稻 奶奶 奶奶 娘姆 親媽
下棋 下棋 著棋 著棋 女兒 女兒 囡五 囡五
大方 大方 大氣 大氣 手指頭 手指頭 節頭管 節頭管
壁虎 壁虎(兒)乾龍 乾龍 泔水 泔水 飯腳水 飯腳水
3 杭州方言里有一部分詞,既不像話,又不像湖嘉方言,它的詞素卻又一部分跟話相同,另一部分跟湖嘉方言相同,從造詞方式上可以看出北方話與杭州話揉合的痕跡。舉例如下:
杭州 湖州 嘉興
臉 臉孔 面孔 面孔
烏鴉 烏老鴉(哇)兒 老鴉(Y) 老鴉(Y)
鍋 鍋子 鑊子 鑊子
新郎 新郎官兒 新官人 新官人
傍晚 晚快邊兒 夜快邊 夜快邊
鍋鏟子 搶鍋刀 搶 搶刀
4 杭州方言里還有一部分詞,跟話和湖嘉方言里的詞都不相同,使用的范圍也很小,但這些與眾不同的詞,充分顯示出杭州話的特殊性。舉例比較:
杭州 湖州 嘉興 杭州 湖州 嘉興
顧客 主 主客 主客 小孩兒 小伢兒 小把戲 小人
吵架 鬧架兒 相罵 相罵 蜈蚣 門蚣 百腳 百腳
繩子 索兒 繩 繩 玩兒 耍子兒 別相 白相
胳膊 手膀 臂膊 臂膊 耳環子 箍兒 環子 圈
臟 土奉 齷齪 垃圾 吃零食 吃消閑果兒 吃小食 吃零散
三、語法特點
從漢語方言總的情況看來,吳語的語法結構和話基本上是一致的,而杭州話的語法結構又介乎二者之間,有的與話相同,有的與吳語的湖嘉方言相同,又有同中有異的,這也顯示了杭州方言的特色。
1 重疊是吳語構詞形態變化主要手段之一,杭州方言的名詞、動詞、形容詞都有重疊的形式,重疊後表示某種附加的詞彙意義或語法意義。先說形容詞的重疊:
單音節重疊後加「交」,表示程度弱化,在句子里作狀語。例如:輕輕交|慢慢交|幽幽交|好好交。
單音節形容詞前附加成份的重疊,表示程度的加強。如:血血紅|臘臘黃|石石硬|滾滾壯|筆筆直|蜜蜜甜。而後附加成份的重疊,表示程度減弱。如:綠茵茵|黃哈哈|亮晶晶|慌兮兮|辣乎乎|甜。再以「黑」字為例,來看它的比較級:黑兮兮:近似黑色,程度最弱|黑:一般的黑色|墨黑:比「黑」深一層,程度加強|墨墨黑:比「墨黑」更深一層,程度更強|墨黑墨黑:黑到了頂點,程度最強。
雙音節的重疊形式,有聯合式:大大方方|規規矩矩;有偏正式:墨黑墨黑|筆直筆直等。
再看動詞的重疊:
處置式的動詞,可以重疊:衣裳洗洗|帶兒系系|爐子生生。後邊還可以帶形容詞補語:衣裳洗洗干凈|帶兒系系緊|爐子生生旺。
重疊之後加「兒」:搞搞兒|盪盪兒|追追兒|爭爭兒。
重疊之後帶補語,表示請求或命令:坐坐正|收收攏|看看仔細|咽咽過來|撳撳落去|拉拉上來。
2 名詞的詞頭和詞尾。詞頭如:阿(阿爹、阿福)、老(老公、老鼠)。詞尾如:鬼(晦氣鬼、精巴鬼)、胚(下作胚、饞癆胚)、家(廠家、店家)、相(相、吃相)等。這里,著重說說詞尾「兒、頭、子」。
杭州方言的兒尾詞數量非常多。這個「兒」是自成音節的詞尾,稱之為「兒尾」。它不同於話後綴的「兒」。的「兒」寫出來也是個的字,讀出來卻是與前一個字合成一個音。它依附在前字的末尾,只起個捲舌作用,而不是一個的音節,所以稱之為「兒化」。杭州的兒尾詞至少在宋代就已經很豐富了。在《夢粱錄》里就記下了杭州方言里的許多兒尾詞。如:蝦兒|果兒|衫兒|裙兒|籠兒|鼓兒|香袋兒|八兒|油酥餅兒|千層兒|扇面兒|石榴子兒|豆兒黃糖|貓兒橋|狗兒山巷等。這些兒尾詞,至今還出現在杭州人的口頭上。
杭州和都有「兒、子、頭」,但不是一對一的關系,比較如下:
杭州:花捲兒|眼鏡兒|老頭兒|石子兒|筷兒|領兒|鐲兒|梨兒|蝦兒|壁虎兒|
:花捲兒|眼鏡兒|老頭兒|石子兒|筷子|領子|鐲子|梨 |蝦 |壁虎 |
杭州:裙子|小夥子|粽子|棋子 |桃子|枕頭芯子|鞋子|學生子|前天子|
:裙子|小夥子|粽子|棋子兒|桃兒|枕頭芯兒|鞋 |學生 |前天 |
杭州:枕頭|舌頭|拳頭|寶蓋頭|竹字頭 |斧頭|鼻頭|手腕頭|賊骨頭
:枕頭|舌頭|拳頭|寶蓋兒|竹字頭兒|斧子|鼻子|手腕子|賊
杭州方言人稱代詞用「我、你、他」,復數加「們」,這和吳語諸方言不同。但是杭州話的人稱代詞單數作定語時,習慣上都改用復數,這一點很特殊,又不同於話。例如:
格張紙兒請你交撥我們老公。(這張紙條兒請你交給我的丈夫。)
你們老婆到外頭耍子去得。(你的妻子到外面玩去了。)
小張是我們女婿。(小張是我的女婿。)
小張請他們丈人老頭兒吃飯。(小張請他的岳父吃飯。)
3 杭州話也可以說「他吃過飯得」這類主謂賓的句子,但最習慣的說法是改成主謂謂語句。如:「他飯吃過得|他文章寫好得」。根據語言環境,全句的主語經常省略,只剩下「飯吃過得|文章寫好得」。
4 話里有「把」字句和「被」字句兩種句型,杭州話從意義上說也能分這兩種句子:
A式 我們阿哥撥腳踏車騎走得。狗撥兔兒咬煞得。
B式 腳踏車撥我們阿哥騎走得。兔兒撥狗咬煞得。
A式相當於的「把」字句,B式相當於的「被」字句。但在杭州話「乒乓球比賽,小張撥小李打敗得」這類孤立的句子里,看不出是誰打敗了誰,要靠上下文才能作出判斷。話里介詞「被」字後面引進的施事是可以不出現的,如「兔子被狗咬死了」,就說「兔子被咬死了」。而杭州方言里這個施事卻一定不能省略。如:「兔兒撥狗咬煞得」。
5 杭州話反復問句用否定副詞「不」,不像湖嘉方言那樣用「勿」,格式是「A不A」。如:「好不好?|要不要?」但在雙音詞里又不像話常用的「AB不AB」那種說法,而常用的是「A不AB」。如:「你放不放心?|他肯不肯去?」
6 杭州話用動詞「有」表示存在,否定式是「沒有」,這跟話一樣。但杭州話在反復問句里,不是用「有沒有」,而是用「有不有」。例如:「你去看看他有不有來?(你去看看,他來了沒有?)|飯有不有燒好?」(飯燒好了沒有?)甚至還可以省縮作「有不」。如:「飯有不好?」(飯好了沒有?)
7 話表示程度的常用副詞是「很、最、十分、非常」等,杭州話里則用「蠻、冒、盡該、木佬佬」等,使用的頻率也非常高。「木佬佬」另外還有形容詞的用法。
8 杭州話動詞帶雙賓語,既可以指人的在前,也可以指人的在後。不同於話里總是近賓語指人,遠賓語指物。指人在前的,如:撥(給)我一本書|借撥我五十塊洋鈿。指人在後的,如:撥本書我|借五十塊洋鈿我。這種句子也可以有兩個動詞,各帶一個賓語。如:撥我借本書|借五十塊洋鈿撥我。
杭州話的動詞帶賓語又帶補語時,如果句子是否定的,賓語是人稱代詞,賓語緊挨著動詞,補語放在後面。這一點又跟湖嘉方言完全一樣了。如:(他是運動員)我跑他不過I(是我錯得)我對你不起!
第四節 杭州話諺語
杭州風,一把蔥;花簇簇,里頭空。(舊指一些杭州人,只講空話不務實)
蘇空頭,杭鐵頭。(舊指一些蘇州人不實在,杭州人剛直且強硬)
錢塘不管,仁和不收。(今杭州區歷史上曾分屬錢塘和仁和兩縣管轄,此語謂某事或某地方現在誰都不管)
破雨傘里戳出。
要緊關頭烤潮煙。
飯店門口擺粥攤。
蘇州訂貨杭州,不討錢賺只討快。
紅蘿卜上在蠟燭帳上。
上趕江頭,下趕湖墅。(江頭即江干,說明做生意要信息靈,交易快)
急奔二龍頭。(二龍頭在江干,南宋時設西關於此。一說,當時西關甚熱鬧,人爭趨之。另一說,西關每天下午規定關城門時間,外鄉人來杭做生意要趕回去。今用此諺形容辦事心急慌忙)
西湖日銷寸金,西湖日產寸金。(西湖歷史上為旅遊勝地,消費大,而西湖歷來又多產魚蝦蓮藕,土特產豐富,收入好,故有此語)
城外樓外樓,城裡天香樓。(指兩個著名飯館)
龍井茶葉虎跑水。(名茶、好水,被稱為「雙絕」)
初二、十六,店員吃肉。(舊杭州商界習俗)
西湖天下景,一世游不盡。(極言西湖景勝,景點極多,並隨天時之變化而變化,無窮無盡)
西湖十樣景。(指著名的西湖十景)
六橋三竺。(指蘇堤六吊橋,上、中、下三天竺)
一湖二堤三島。 (一湖指西湖,二堤指蘇堤、白堤,三島指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西湖六吊橋,間枝楊柳間枝桃。
獨自個上城隍山。(譬喻人之無聊)
過了白堤有蘇堤。(借指人做事要留有餘地)
跳進西湖洗不清。(譬喻人受冤枉)
蘇州頭,紹興腳,杭州姑娘好穿著。
春有兩件,冬吃四餚。(杭州食俗,兩件指鹽件兒、蔥包燴兒;四餚指豆腐皮、發皮、錄筍、粉絲)
年三十的火,年初一的穿。
元旦書紅,萬事亨通。
三春戴薺花,桃李羞繁華。
打得船來,過了端午。(譬喻丟失時機)
端午不吃粽,到老無人送。
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吃個金銀蹄。
年廿九,家家有;到除夕,家家急。(謂舊時除夕逼債)
春霧開百花
雙峰青,明日晴。(雙峰指南高峰、北高峰)
九九落雪,西湖開裂。
百年難遇歲朝春。(歲朝春指春節適逢立春)
踏雪迎春,大熟年成。(立春下雪年成好)
瘦人瘦馬難過二月八。(謂二月初八,天氣寒冷)
干凈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凈年。(邋遢指下雨)
春東風,雨祖宗;夏東風,燥鬆鬆。

第五節 杭州話歇後語
西湖裡放醬油——無濟於事
吃得麥稀飯游西湖——窮開心
一根雞毛當令箭——小題大做
一腳跨過錢塘江——說大話
城隍山上看火燒——幸災樂禍
西湖是沒有蓋兒的——要死自己去死
西湖邊搭草棚——煞風景
做夢游西湖——想得美
西湖裡挖月亮——枉費心機
白娘子遇許仙——兩相情願
白娘子哭斷橋——懷念舊情
梁山伯遇祝英台——前世一劫
黃牛鑽狗洞——大小不符
犭活 猻頭上放鴨蛋——滑而又滑
痱子當作發背醫——小題大作
里吃人參——後(候)補
燒香望和尚——一帶兩便
王府里招親——大來大去
叫化子吃死蟹——只只鮮
姜太公的坐騎——四不像
蜻蜓咬尾巴——白吃自
荷葉包刺菱——里戳出
半空里的灰塵——無著落
大蒜葉兒打氣——混蔥(充)
外婆的鞋樣兒——老花頭
床底下放鷂兒——一世不得高
拷兒鯗都是頭——主意多
壽星老兒吃砒霜——活得不耐煩
老虎打雄——一回頭
畫眉毛——大臉孔
弔死鬼搽粉——死要面子
老太婆坐花轎——渾沌沌
石板上甩烏龜——硬碰硬
和尚拜丈母——沒遇著過
火筒里煨鰻——直死
牛皮兜兒——點水不漏
豆芽菜切絲兒——細做
四金剛騰雲——懸空八隻腳
四金剛帽兒——大頭寸
飯店裡的臭蟲——吃客
泥水打牆——兩面光
城牆上抬轎子——大盪轉
黃連樹下彈琴——苦中作樂
三個指頭捏田螺——十拿九穩
芥菜子掉在針眼裡——碰巧
黃鼠狼跟了黃瓜宕——盲目追隨

參考資料:

『陸』 杭州話的特點

杭州話特點
鍋 鍋子 鑊子 鑊子
新郎 新郎官兒 新官人 新官人
傍晚 晚快邊兒 夜快邊 夜快邊
鍋鏟子 搶鍋刀 搶 搶刀
4 杭州方言里還有一部分詞,跟北京話和湖嘉方言里的詞都不相同,使用的范圍也很小,但這些與眾不同的詞,充分顯示出杭州話的特殊性。舉例比較: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興
顧客 買主 主客 主客 小孩兒 小伢兒 小把戲 小人
吵架 鬧架兒 相罵 相罵 蜈蚣 門蚣 百腳 百腳
繩子 索兒 繩 繩 玩兒 耍子兒 別相 白相
胳膊 手膀 臂膊 臂膊 耳環子 箍兒 環子 圈
臟 土奉 齷齪 垃圾 吃零食 吃消閑果兒 吃小食 吃零散
三、語法特點
從漢語方言總的情況看來,吳語的語法結構和北京話基本上是一致的,而杭州話的語法結構又介乎二者之間,有的與北京話相同,有的與吳語的湖嘉方言相同,又有同中有異的,這也顯示了杭州方言的特色。
1 重疊是吳語構詞形態變化主要手段之一,杭州方言的名詞、動詞、形容詞都有重疊的形式,重疊後表示某種附加的詞彙意義或語法意義。先說形容詞的重疊:
單音節重疊後加「交」,表示程度弱化,在句子里作狀語。例如:輕輕交|慢慢交|幽幽交|好好交。
單音節形容詞前附加成份的重疊,表示程度的加強。如:血血紅|臘臘黃|石石硬|滾滾壯|筆筆直|蜜蜜甜。而後附加成份的重疊,表示程度減弱。如:綠茵茵|黃哈哈|亮晶晶|慌兮兮|辣乎乎|甜咪咪。再以「黑」字為例,來看它的比較級:黑兮兮:近似黑色,程度最弱|黑:一般的黑色|墨黑:比「黑」深一層,程度加強|墨墨黑:比「墨黑」更深一層,程度更強|墨黑墨黑:黑到了頂點,程度最強。
雙音節的重疊形式,有聯合式:大大方方|規規矩矩;有偏正式:墨黑墨黑|筆直筆直等。
再看動詞的重疊:
處置式的動詞,可以重疊:衣裳洗洗|帶兒系系|爐子生生。後邊還可以帶形容詞補語:衣裳洗洗干凈|帶兒系系緊|爐子生生旺。
重疊之後加「兒」:搞搞兒|盪盪兒|追追兒|爭爭兒。
重疊之後帶補語,表示請求或命令:坐坐正|收收攏|看看仔細|咽咽過來|撳撳落去|拉拉上來。
2 名詞的詞頭和詞尾。詞頭如:阿(阿爹、阿福)、老(老公、老鼠)。詞尾如:鬼(晦氣鬼、精巴鬼)、胚(下作胚、饞癆胚)、家(廠家、店家)、相(賣相、吃相)等。這里,著重說說詞尾「兒、頭、子」。
杭州方言的兒尾詞數量非常多。這個「兒」是自成音節的詞尾,稱之為「兒尾」。它不同於北京話後綴的「兒」。北京的「兒」寫出來也是個獨立的字,讀出來卻是與前一個字合成一個音。它依附在前字的末尾,只起個捲舌作用,而不是一個獨立的音節,所以稱之為「兒化」。杭州的兒尾詞至少在宋代就已經很豐富了。在《夢粱錄》里就記下了杭州方言里的許多兒尾詞。如:蝦兒|果兒|衫兒|裙兒|籠兒|鼓兒|香袋兒|八歌兒|油酥餅兒|千層兒|扇面兒|石榴子兒|豆兒黃糖|貓兒橋|狗兒山巷等。這些兒尾詞,至今還出現在杭州人的口頭上。
杭州和北京都有「兒、子、頭」,但不是一對一的關系,比較如下:
杭州:花捲兒|眼鏡兒|老頭兒|石子兒|筷兒|領兒|鐲兒|梨兒|蝦兒|壁虎兒|
北京:花捲兒|眼鏡兒|老頭兒|石子兒|筷子|領子|鐲子|梨 |蝦 |壁虎 |
杭州:裙子|小夥子|粽子|棋子 |桃子|枕頭芯子|鞋子|學生子|前天子|
北京:裙子|小夥子|粽子|棋子兒|桃兒|枕頭芯兒|鞋 |學生 |前天 |
杭州:枕頭|舌頭|拳頭|寶蓋頭|竹字頭 |斧頭|鼻頭|手腕頭|賊骨頭
北京:枕頭|舌頭|拳頭|寶蓋兒|竹字頭兒|斧子|鼻子|手腕子|賊
杭州方言人稱代詞用「我、你、他」,復數加「們」,這和吳語諸方言不同。但是杭州話的人稱代詞單數作定語時,習慣上都改用復數,這一點很特殊,又不同於北京話。

『柒』 杭州話帶兒

棒兒糖,賤兒飯,躲貓貓兒,搞搞兒,小芽兒,姑娘兒,老頭兒……真當木佬佬(很多)類
筷子叫筷兒,調羹叫瓢羹兒,繩子叫索兒,傍晚叫晚快邊兒,玩叫耍子兒,吃零食叫吃消閑果兒,麻雀叫麻巧兒,烏鴉叫烏老哇兒,一點點叫一滴滴兒,一會兒叫一息息兒,談戀愛約會叫靠位兒,找人碴子叫尋事兒。
你看,這兒字一起頭,就會有人接上口了:男孩叫男伢兒,女孩叫女伢兒,小孩子又通稱小伢兒,小伢兒吃的米糕叫荷花糕兒……有兒歌這么唱:小伢兒,搞搞兒,搞得不好鬧架兒。這里的搞搞兒,與耍子兒,都有玩的意思,但搞搞兒大都指玩游戲,而耍子兒的含義要大一點,既有游戲的意思,還包含旅遊的意思。
學杭州話還有一難,那就是寫是這么寫,念卻不能這么念。你看,AA制叫敲瓦爿兒,但敲得念成「kao」才讓人聽得入耳。山核桃叫山核桃兒,但念的時候,還得念成「沙核桃兒」才算正宗。說到這里,下面再說幾句比較難理解的——
刺血兒——杭州人管刺蝟叫刺血兒,但說「你這人介(jie)格同刺血兒嘎的!」那就是說你這人愛發脾氣,碰不得的。你想想,一個人渾身渾腦都是刺,誰還敢與他打交道呀?
花兒都不起——說這話的杭州人,往往兩眼往上一翻,擺出一付不屑一顧的樣子,因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樣東西,在我眼裡可是一點都看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