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連鎖經營的發展趨勢
連鎖經營在世界的發展
1859年第一家頗具規模的連鎖商店市由喬治·F·吉爾曼和喬治·亨廷頓·哈特福特在紐約創辦。
1865年,美國勝家縫紉機公司。 首創連鎖經營式分銷網路。從此雄霸美國市場。
20世紀50年代,麥當勞、肯德基引入連鎖經營體系,公司得到迅速發展同時完善連鎖經營業態。
20世紀60-70年代,連鎖經營以其特有的生命力,沖破貿易保護主義的籬笆,從美國向世界各地蔓延。
1963年,日本成立了第一家連鎖經營性質的連鎖店--不二家西式糕點咖啡店,開始拋棄傳統的直營式連鎖經營業態。
70年代以後,日本的連鎖經營以零售業和飲食業為中心迅速發展起來,並形成了自己的連鎖經營體系。
從80年代,全球連鎖經營飛速發展,美國幾乎每6.5分鍾就有一家連鎖店開業;馬來西亞、新加坡連鎖經營已上升為這些國家的國策。連鎖經營的基礎理論連鎖經營最早出現在美國,第一家頗具規模的連鎖商店市1859年喬治·F·吉爾曼和喬治·亨廷頓·哈特福特在紐約創辦的大美國茶葉公司,在六年時間內,該公司發展了26家正規店,全部經銷茶葉。在1869年更名為「大西洋和太平洋茶葉公司」,到1880年時已經發展到100多家分店的規模了。在同一時期的另一家通過連鎖經營取得成功的公司是「勝家縫紉機公司」,它於1865年開始採用「特許經營」分銷網路的方式進行產品銷售,收到很好的效果,迅速打開產品銷路,成為該行業的領導者。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這一經營形式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推廣,尤其是日本的連鎖店的發展速度更為驚人,以7—Eleven為例,1974年5月,日本的7—Eleven第一家本土便利商店在東京都江東區開張,到2003年時,7—Eleven的本土商店的總店數達到10000家,2005年5月,它在廣東省開出中國內地的第200家店。
連鎖經營在中國的發展
在中國內地,中國連鎖經營的起步應該是皮爾·卡丹專賣店在1984年落戶北京。連鎖經營的概念及分類連鎖經營的概念 連鎖店 連鎖店是指經營同類產品或服務的若干企業,在總部的領導下,通過規范化經營,實現規模效益的經營形式和組織形態。對於連鎖店的規模,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法律規定:歐美一般認為連鎖店至少要有10家店鋪。 連鎖經營是經營同類產品或服務的若干經營單位,以同一商標、統一管理或授予特許經營權方式組織起來,通過對企業形象和經營業務的標准化管理,共享規模效益,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種經營組織形式和經營制度。連鎖企業的分類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連鎖經營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當前最為常見的一種分類方法是根據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的集中程度來劃分,包括:直營連鎖、自願連鎖、特許連鎖。直營連鎖又稱正規連鎖,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連鎖形式,也是連鎖經營的基本形態。它是指連鎖公司的店鋪均由公司總部全資或控股開設,在總部的直接領導下統一經營。總部對各店鋪實施人、財、物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統一經營。
2001-2005年,是中國連鎖業發展最快的幾年。其中前四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的平均年店鋪增長率達51%,年銷售增長率達38%。連鎖業快速發展的幾年,也是政府管理部門探索連鎖行業管理、連鎖企業深入思考和實踐發展模式的幾年。
200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7177億元,比上年增長12.9%,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12.0%。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45095億元,增長13.6%;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22082億元,增長11.5%。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56589億元,增長12.6%;餐飲業零售額8887億元,增長17.7%;其他行業零售額1701億元,增長0.4%。
連鎖經營在中國火爆起來,連鎖經營已遍布整個第三產業的幾乎所有行業,特別是被廣泛地應用於服務業領域。 連鎖經營正迅速成為中國最具獲利能力的投資方式和創業途徑。中國發展連鎖經營的時機正在成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最富有潛力的連鎖經營市場。
㈡ 中國連鎖經營的發展趨勢有哪些
經營規模化、人才匱乏化、行業多樣化、業態豐富化、地域差異化、擴張跨區化、資本多元化。
㈢ 連鎖店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1年度中國特許經營投資景氣調查」結果日前發布。景氣調查旨在對特許經營在新一年的發展走勢進行預測。年初,協會對國內78家特許總部、24位加盟商和7位業內專家進行了問卷調查。 調查發現,2011年,加盟店的增速將基本保持在10%以上,有三分之一的企業將加盟開發速度設定在20%以上。被調查企業普遍認為,人工成本和房租上漲是今年的最大難題,而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則是確保企業可持續增長的主要手段。 在調查涉及的45個行業、業態中,特許總部和加盟商關注度高的行業和業態包括兒童教育培訓、網上購物、汽車養護美容、經濟型酒店、速遞/物流、便利店、汽車租賃、家政服務、嬰幼兒用品零售、中式快餐、火鍋、休閑飲品、美容美體和房屋中介等。 兒童消費和服務市場被普遍看好。兒童教育培訓已連續三年被特許總部、加盟商和專家一致首推的最具發展潛力且投資回報率最高的行業;嬰幼兒用品零售業務也被特許雙方視為具有潛力和投資價值的行業。 今年最具成長性的前10位中,網上購物排名第二,上升幅度最大。雖然純粹的網上零售商還較少涉足實體連鎖的開發,但實體連鎖進軍互聯網已成流行趨勢,目前影響網上購物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是誠信和規范的缺失,本次調查也反映出特許領域在此問題上的共識。 受益於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快遞服務業也被推選為最具成長性前10位行業,但目前連鎖經營方面還處於摸索和起步階段。 以汽車養護美容和汽車租賃為代表的汽車後市場服務業也得到業內人士的青睞,汽車養護美容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回報水平都位列第三,但市場的不規范問題也較為突出。 家政服務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行業,但家政服務連鎖的盈利能力,還沒有找到突破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家政服務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餐飲業是推動特許加盟發展的主要力量,火鍋、中式快餐和休閑飲品是其中最活躍的部分。在本次調查所涉及的餐飲業8個細分業態中,火鍋的投資回報處於領先,中式快餐的發展潛力最大,休閑飲品則孕育著整合機遇。 經濟型酒店與便利店仍然被投資人看好。但投票結果顯示,經濟型酒店、便利店與房屋中介未來將最可能發生並購重組。這幾個行業的連鎖化程度相對較高,在發達城市的網點密度和競爭程度已接近白熱化。便利店的投資回報水平在被調查的45個行業和業態中處於低水平,房屋中介受房地產政策的影響,經營壓力驟增,市場進入洗牌階段。並購和整合會成為近期上述行業和業態的熱點和看點。 美容美體、化妝品專賣也是特許企業較為關注的行業,一是其發展前景和投資回報被看好,二是該領域不規范現象也較為突出,特別是消費安全。 本次景氣調查還發現,特許企業對開拓海外市場的熱情空前提高,已有15%的特許總部在海外開店,更有30%的企業計劃招募海外加盟商。在網上零售業務開拓方面,已有三分之二的特許企業建立了網上銷售平台,其中絕大多數企業的網上銷售額都在總銷售的10%以下。對私募股權投資,由於看好本土資本市場的高市盈率,特許企業更青睞本土PE。 參考: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
㈣ 分析連鎖店及超級市場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想擴大經營連鎖當讓是最佳選擇!如今競爭這么激烈,超市綜合了各種物質資源。前景無限好!
超市也可以連鎖經營啊!沃爾瑪,家樂福。
㈤ 連鎖經營在中國有哪些地方在發展
連鎖經驗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發展,通常在於零售服務業(超市,飯店,蛋糕店等)
㈥ 在中國目前最好最新的連鎖便利店模式和發展前景是怎樣的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前景感覺還是可以的
㈦ 中國連鎖零售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及未來前景
發展歷程: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前,沒什麼所謂的連鎖零售業,改革開放後,在上海,廣州等等出現了外資的。
在我國,超級市場被引入始於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1983年1月3日,中國第一家超級市場在北京市海淀區開業,那時購買者幾乎都是外國人。2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去超市購物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外資大舉入侵,我國的資本市場在轉變。同時我國的零售業開始發展,有的由國企支持,或者由國家支持。
沃爾瑪、普馬、家樂福、麥德龍、百盛等無數個國際頂尖商業巨頭充斥中國大陸超市經濟的態勢下,中國大陸也出現了一些超市,如鄭州的亞細亞。
現狀:
從資本來看,外資控制了中國零售業的絕大部分,這是大超市,而且小超市也是這樣的。我在上海,上海的alldays,family mart,keide可的等等也是由大超市控股的。
正因此,有人說,我國的消費終端被外國人控制了,定價權也由他們說了算。從現在最新的資料看,國家在布局零售業區域規劃,在西部地區,要經過國家規劃局同意,對於大的超市來說。
其實是一種限制,在東部大城市的超市,正在發生一些小的轉移。
未來前景:外資超市的存在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改變。正如外資化妝品牌一樣,也如外資合資汽車一樣。
但出於國家利益考慮,一定會改變現狀,至於如何改變,可能會因為國家利益博弈而產生改變。有一點可以確定,一定會從西部開始收回消費終端,拿回商品定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