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品牌加盟 » 加盟品牌茶葉店為什麼虧錢

加盟品牌茶葉店為什麼虧錢

發布時間: 2023-02-14 12:16:21

⑴ 重慶近百家茶葉店遭遇一賠十,這背後到底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有很多做生意的人都會表示自己的產品有所保證,如果買到了假貨的話就假一賠十。這樣的做生意方式讓很多顧客都覺得非常的信任他們,這是一種雙方共贏的工作模式。可是卻沒有想到有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這些賣家的假一賠十的活動來進行詐騙,他們假裝自己是顧客,在買了這些東西以後通過各種各樣的處理方式將其偽裝成是假貨,隨後就回到店家想要獲得相應的賠償。在重慶已經有近百家的茶葉店遭遇到了類似的事情,因此也給所有的商家提了個醒。

不願意產生爭執

這一系列的事情都會直接影響到商家的生意,所以商家不願意與這些騙子們過多的爭執。在這樣的情況下騙子們就會愈發的猖狂,甚至做出了連續詐騙的舉動。其實在遇到了這些事情的時候,作為商家應該通過法律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如果自己的產品真的沒有任何問題的話,也不要懼怕這些人的詐騙方式。

⑵ 茶葉店關門大吉,原因有哪些

一、不成熟的贏利模式:一個店鋪或一家企業,如若贏利模式不成熟,就無法確定渠道方式、渠道構成,特別是茶葉直營店,他們沒有固定的經營模式,很容易讓買賣陷入死潭。
二、沒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對於一家茶店而言是非常關鍵的,它能直觀地告訴你自己的目標消費群,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和購買方式。所以如若沒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單憑感覺選擇地址,那麼即使成功開了茶葉店,也只能是只無頭蒼蠅,到處亂撞。
三、開發戰略不明確:這主要是由於前兩個因素造成的。因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與清晰的品牌定位,導致開發戰略模糊,更談不上標準的選址流程、營業額預估表,選址數據更是沒有積累,沒有超前的市場布局規劃,哪裡碰巧可以開店就開店,不管是否符合品牌的定位和企業發展,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四、沒有清晰的基礎概念:開店前,沒有深入了解目標市場,得不到豐富的資源,無商圈概念,不清楚目標店鋪和周邊商戶的動線、人流方向和構成。
五、缺乏談判技巧:租金是茶店的重要費用之一,如若你對目標店鋪了解不夠,談判技巧不夠成熟,自然無法有效地降低成本,談下來的店鋪位置差,目標人流缺乏,費用極高;而且沒有規范的合同來約束雙方,對後期的經營極為不利,常常導致因為合同原因,影響銷售業績。
茶葉店選址就像一條時尚的熱褲,它是蓬勃朝氣的年輕人的最愛,卻不是大媽級人物可駕馭的。選址固然重要,但是一個好的商鋪位置,並不是適合所有行業,想要雙贏,必須結合自身的贏利模式、品牌定位等等方面綜合考慮而成的。

⑶ 揭露:一杯奶茶賣30塊,為什麼90%的茶飲店還是虧


本期導讀:

奶茶店的真相:

一年新增2萬多家店,90%都是虧。


字數 | 6012 字

時間 | 19 分鍾


「超過25%利潤的生意不做」 ,這是萬科王石給自己定的原則。


並非出於合理的市場計算,而是他發現利潤太高的行業,大家都會覺得這個市場一片大好,然後蜂擁而至,然後供大於求,利潤直轉急下。


如同所說,餐飲行業也同樣受用。往往暴利的品類,總有人前仆後繼,就好比毛利高、門檻低的茶飲品類。


90後、00後年輕人每日「戒不掉」一杯的奶茶,甜蜜的奶茶成為新一代的「精神鴉片」。許久沒有喝過奶茶的筆者,默默點開外賣軟體,下單了一杯並不合符年紀的正常糖奶茶。


喜茶創始人曾透露,喜茶門店平均賣出杯量近2000杯/天,單店單月營業額差一點的能達到50萬,平均在100萬以上。而且圈內傳統奶茶毛利平均在60%左右,因此不少茶飲品牌是賺錢的。


開一家奶茶店能有百萬業績,毛利還高,想想都是個好生意。這時,不少創業小白、文藝青年靈光一現,或許開家奶茶店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凡有點眼力或者判斷力的人,近兩年都會謹慎地投身到奶茶加盟或自創奶茶品牌這個無底巨坑當中了,除非說有資源、有背景,那就另當別論了。


在這里先奉勸各位,往下看之前,可以先喝杯奶茶壓壓驚,因為接下來的內容將十分扎心。



曾在網路上看過一段故事,95後大學畢業生想加盟個餐飲品牌,創業做老闆,得到父母的全力支持,拿出買房首付款幫助他創業。


可卻鬼迷心竅聽信了自稱鹿角巷代理的招商經理「月賺6萬」的說法,加盟一個叫XXX的不知名奶茶品牌,半年多時間就賠光了父母准備的30萬買房首付。


像這種一腔熱血錢卻沒賺到錢,普通家庭開奶茶店搞得妻離子散,欠下一屁股債的故事太多,早已屢見不鮮。


開奶茶店的主要方式有三種:直營、加盟和代理。 無論哪種方式加入,可千萬別一股腦地沖進茶飲行業。


01 開一家奶茶店需要多少投入?


先不說茶飲這個行業的「水深」,先來問想要加盟或創業奶茶品牌的人一個問題:


開一家奶茶店需要多少投入?


如果能答上來,恭喜你,起碼還算是個懂行的人。開一家奶茶店大致的成本構成:

加盟費/代理費 (自創品牌不包含此費用)

② 門店房租

③ 員工成本

④ 原材成本

⑤ 營銷費用

那接下來,我們細細算一算開家奶茶店這筆賬。


① 硬性支出的品牌加盟費/代理費

現在隨便加盟一個奶茶品牌,加盟費動輒就要幾十萬。就是說,在沒有開出門店的情況下,硬性就要支出幾十萬加盟費。

如果想要加盟CoCo都可、一點點這種級別的奶茶品牌,加盟門檻就更高了。


圈內人士曾表示,CoCo都可的加盟形式一般是區域代理,總部與加盟商各出資一半。


假設區域加盟需出資1000萬的情況下,代理商必須出資500萬。如此高門檻,對不少創業者來說是望塵莫及。


當然也有一些小品牌,5-10萬加盟費就能搞定,但這些奶茶品牌的吸引力自然就會弱很多。


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快招公司打著零加盟費的幌子,通過收取保證金的方式變相收取加盟費。結果是加盟奶茶一時爽,錢包掉進火葬場。


這里也有人會問,幹嘛要加盟奶茶品牌,自己創立奶茶品牌難道不香么?


這里筆者奉勸當下想自創奶茶品牌的創業小白,如果背後沒點資源、背景,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投入再多資金,三個月也能給你燒沒。


在茶飲行業,只有頭部品牌能盈利,大多數小品牌淪為炮灰的情形,早已成為共識。


今年初,奈雪的茶提交招股書,為大多數創業者揭開了行業真相。


據財報顯示,奈雪三年營收57億反虧1.38億,2020年奈雪的凈利潤448.4萬元, 整體凈利潤率僅為0.2%, 銀行存款利率都比這高。


營銷人小馬宋曾分享過,古茗奶茶的草莓價格要比去批發市場采購價格便宜一半,而且品質還更好。


據了解,古茗的采購人員常駐在雲南地頭,直接從農戶手中采購新鮮草莓,當天空運到自己的全國各地倉庫,然後用冷鏈配送到2500家門店,這是許多中小連鎖品牌都望塵莫及的。


從連鎖品牌的體量來看,品牌規模越小,供應鏈能力就越弱。


在茶飲行業,一般優質的茶葉原料供應商會要求一噸起賣,這樣一般小品牌連門檻都夠不著,沒有充足的資金更是行不通。


可大連鎖品牌就不同,體量規模就擺在那裡。品牌店鋪數量越多,議價能力越強,從供應商那裡拿貨價格也越低,同樣的成本能比別人獲得更好的原料,由此利潤空間就越大,質量也越好。


看到這里,你還覺得自創品牌的單打獨斗,能戰勝過品牌軍的攻城略地么。


② 高昂的房租成本


假設要租下一家店鋪,需支付轉讓費,再押三付二或押三付一,這還沒計算之後的房租投入,前期硬性就要支付一筆不小的開支。


開奶茶店最重要的要素是地理位置,如果位置選不好,基本是無利可收。


好的地理位置,同樣也意味著更高昂的房租成本。每月租金沒個幾萬塊肯定簽不下來的,更何況有些加盟品牌要求門店面積,最終成本肯定是失控的。



據了解喜茶麵積 100 以上的一線城市大店,場地成本占每月固定成本的近 30%,遠不是一般的街邊奶茶店能比的。


再看加盟品牌,比如 加盟一家蜜雪冰城條件並不苛刻,但品牌堅持走低價戰略,這也就限制門店的選址必須要有高人流。


它只有在流量非常大的情況下,才能保證足夠的銷量,因為它每杯低價產生的利潤是不夠的,所以說流量必須非常大。



蜜雪冰城已經擁有1萬多家門店,人流量大的商圈、學校等資源又有限,這意味著開一家少一家,如果門店開得近了還會彼此稀釋流量。


如果還有好的位置,也就意味著需要支付更高昂的房租成本,來換取優質的地理位置。


好不容易找到塊「寶地」,前前後後投入一大筆錢,就要開始裝修了,而這又是另外一個坑,裝修時各種入場費、超時費......紛至沓來。


如果是加盟奶茶品牌,只能統一由加盟品牌的裝修公司進行裝修,通過向加盟商收取裝修費,加盟品牌賺得一波差價,加盟商為之付出更多成本。


③ 直面高人工成本之累


在行業不變的「三高一低」定論下,人工成本是無法逃避的痛。


最近,國家人社部發布新職位,將對茶葉、水果、奶及其製品等原輔料調製成飲品的人員定義為「調飲師」。 這將意味著茶飲行業建立起了標准,對從業人員有更高的要求,另外薪資方面也會有一定提升。


這對於茶飲行業來說,品牌需要在剛性支出的人工成本上付出更多。



據了解,喜茶整個吧台的員工數量通常不會少於6-10個,這么多人並非各做各的訂單,而是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一杯奶茶。


如此下來,喜茶一線城市的大型門店,每月人力成本就在 27 萬左右,占每月固定總成本的近 60%左右。


另一茶飲巨頭奈雪的茶,人工成本佔比也非常高。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9個月,奈雪的員工成本分別支出3.4億元,7.5億元和6億元,佔了營收的31.3%、30%和28.6%。 一杯奶茶人工成本就佔到三成。


如果是加盟的茶飲品牌,門店人員前期算上店長、員工要3-5人,除了發放工資,還得為其繳納社保。


其次,還得給租員工宿舍,不能離店太遠,那得支付城市中心的房租,再加上簡單的生活設備,七七八八又開銷了不少。


最後,如果是自創茶飲品牌又面臨諸多問題。一是,員工流動性大,招不到適合的員工;二是,老闆一不在店就會出現各種紕漏,沒辦法自行運轉。


就算老闆選擇親自坐鎮,看似節省了一部分員工成本,最後發現自己被「困住」在門店。


④ 水漲船高的原材料成本


奶茶店生意的火爆,再加上技術、資金門檻不高,有較高的利潤空間,是很多創業者心目中的好買賣。


在餐飲圈內,奶茶店的產品毛利率一般在50%-65%之間,包括大家熟知的喜茶、一點點、奈雪、茶顏悅色等,能做到70%鳳毛麟角。



最近這些年的「消費升級」,大家只看到奶茶售價在上調,就覺得這個行業好賺,但真相是, 消費者對原材料的品質要求,也伴隨著原材料價格的水漲船高。


用圈內人的話來說,10年前一杯奶茶成本大概1-2塊錢,而這幾年流行水果茶,原材料也隨之升級,一杯售價10元的茶,成本早已飆升到3-4塊,再好一點的鮮奶芝士茶要7-10元,甚至更高。


喜茶、奈雪能賣這么貴貴,可見奶茶一定很暴利。的確,奈雪的茶飲價格平均在27元,這相當於一份快餐的價格。



為什麼奈雪會那麼貴?因為奈雪的茶成本大頭在原材料上。


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9個月,奈雪的原材料成本分別為3.8億元、9.2億元和8.1億元,佔了總營收的35.3%、36.6%和38.4%。


也就是說, 奈雪的茶要用三成的錢來購買原材料 ,所以奈雪賣這個價格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是加盟店,原材料的采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加盟店必須向加盟品牌購買原材,而大多數的品牌方,都是靠賺取原材料差價來獲取利潤。


這就意味著加盟品牌會原材料價格下手,價格會略高於市場價格,以至於加盟奶茶店很難賺取利潤,最後還是給別人打工。


假設是自創一家奶茶品牌,或許還可以精挑細選性價比的原材料,但實際上,勞心勞力卻依舊很難賺到錢。


今年年初,國家正式發布「吸管限塑令」,這讓不少茶飲品牌的成本「爆炸」。


正式發布限塑令後,不少茶飲品牌先是換上紙吸管,可紙吸管使用感差,經常引起差評,最後考慮消費體驗和復購,大型連鎖、中小品牌只能換成可降解材質的PLA吸管。



可就這一根小小吸管,讓不少茶飲品牌成本上升。行業人士透露, PLA吸管的成本,根據克重不同,可能是塑料吸管的3-10倍。


這意味著平均一根PLA吸管相比之前塑料吸管將貴一毛多,加上損耗,每個月要多支付不少錢,這對一家小的茶飲店來說是不小的成本


⑤ 「酒香也怕巷子深」,沒營銷真不行


試想一下,10年前街上有多少奶茶店,現在街上有多少奶茶店。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經營范圍包含奶茶的企業已經超過14萬家,而在2000年,全國的奶茶企業還不到1000家。


2016-2018年,國內茶飲店的數量從19萬家增至41萬家,翻了兩倍多。


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想要加入到這個激烈的行業中,但大多數是還未看清這個行業的本質,就匆忙入局,結果做了虧本買賣。


現在商業是流量的競爭,要在早已是赤海的行業里爭搶流量,就必須為之付出一定的營銷成本。


那當品牌的獲客能力跟不上剛性支出時,該如何盈利?在滿大街都是奶茶店的競爭下,如何保證品牌的獲客能力?


這時候你就得開始打廣告、做促銷,搞買一送送一,節日半價......還要到美團、餓了么外賣平台上爭搶線上流量,這些營銷成本的支出,都在吞噬你的利潤空間。



到這里,筆者相信很多創業者依舊沒辦法搞清楚為了獲客,品牌得付出多少營銷成本。


若創業者連品牌獲客成本都不會計算,那真是稀里糊塗虧了錢還不自知。那麼。筆者以瑞幸咖啡為例子來算算這筆賬。


據悉,2018年Q1季度,瑞幸咖啡獲取新客的平均成本為103.5元,促銷費用為15.8元;2019Q1季度獲客成本同比下降至16.9元,促銷費用下降至6.9元。


這意味著,瑞幸靠大額補貼的方式獲得一個顧客,光促銷費用就得花費7-16元。


36氪媒體曾揭露一組數據:「供應鏈上游毛利率一般維持在20%到40%之間,品牌方的毛利率一般為50%、60%左右,很暴利,但這是剔除原料成本後一杯奶茶的毛利,並沒有剔除掉租金、人工以及高昂的營銷費用等,一旦剔除,品牌的盈利並不可觀。」


綜合下來,經營一家奶茶店的開銷,真的不低。

自營也好,加盟也罷,看似暴利的背後,其實是大多數人都是賺不到錢。


除了五項成本外,作為一個老闆,你還得有了解稅務知識、具備組織管理能力、抗風險能力……


雖然做生意看起來是有高收益的,但高收益對應的從來都是高風險,能承擔高風險的,永遠是極少數。



根據美團點評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量為50萬家左右。



截至2020年6月底,中國新制茶飲門店數量大致在48萬家左右,因疫情原因,2020年年初減少2萬家,但依舊有人前仆後繼加入奶茶行業里。


奶茶店,為什麼不賺錢?這是一個所有人的都關心的問題。


01 真相一:關店率超過開店率,盈利者不到一成


據奈雪的茶2020年12月發布的《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預計到2020年年底達到1020億元,2020年,新式茶飲消費者規模預計突破3.4億人,未來還將持續提升。


茶飲市場空間很大,但 實際上,關店率超過開店率,盈利者不到一成。


據聯合利華發布的報告,從2018年起,一二線城市茶飲店關店率就超過了開店率。而且, 2019年全國新增奶茶企業2萬多家,但因同質化嚴重,盈利的不到一成。


奶茶市場空間的確很大,但就如今的市場現狀來講, 明顯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


近兩年,茶飲行業開始瘋狂「內卷」,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各家產品相似度高;二是各種水果做遍,只能開發一些冷門水果。



各家明星主打幾乎相似,熱門產品除了名字不同,實際用料都差不多。就比如楊枝甘露,幾乎出現在不同的茶飲店菜單里。


另外,茶飲品牌上新頻次加快。據悉,奈雪堅持每周上新,喜茶平均1.2周上新,而星巴克每一周半才會發布一次新品。



為了不斷吸引顧客,品牌必須保持創新,可常見水果基本做遍,只好開發一些冷門水果來吸引眼球。譬如近日奈雪的茶,開發一款「潮汕油柑」的冷門水果;喜茶推出膠原彈力波波脆,販賣「口服美容」的概念。可見,茶飲圈的內卷已經非常厲害了。


所以說,奶茶行業暴利是個偽命題,充分競爭的市場,沒有那個行業是暴利的。


因為看到行業能賺錢,就會有人湧入,攤薄銷售,後續的銷售就會一路下滑,單品成本也會越來越高,最後結局是虧損、關張。


02 真相二:奶茶店看似火爆,但並非暴利


要說奶茶店暴利的,那隻能說你真的還不夠了解這門生意。


2019年快樂檸檬創始人吳伯曾說過:快樂檸檬沒有成功,只是還活著。 背後的深意是茶飲行業競爭的白熱化。


近些年,看到喜茶、奈雪能把一杯奶茶賣到30元,堪比星巴克,都覺得這行業越來越好賺,但事實的真相是, 產品價格的漲幅遠跟不上原材、房租、人工成本的漲幅。



就算是喜茶天天排隊,實際上, 喜茶的毛利率大概是50%。而整個茶飲行業凈利潤平均值控製得好的情況下在15%。


據招商證券2019新式茶飲報告顯示,從成熟的頭部新式茶飲店的單店模型來看,如果客單量800,客單價40元,毛利率50%的情況下,年銷售收入達千萬左右,凈利潤百萬左右,平均凈利率也不過只有11%。


03 真相三:入局門檻高,活不下去的「好生意」


只要你留意市場會發現,奶茶店越開越多,但品牌其實越來越少,以後還會持續減少,奶茶行業的早已是「寡頭」的賽場。



除了喜茶、奈雪、樂樂茶,市場上隱藏的行業大佬和區域領頭羊,截止發文,蜜雪冰城突破了12000多家,古茗超4000多家、書亦燒仙草超6000多家……茶飲品牌不斷在觸碰行業天花板。


再者,茶飲行業早已演變成資本對抗的 游戲 。


今年年初,奈雪的茶沖刺「茶飲第一股」,喜茶C+輪融資估值160億元,多次被爆上市,古茗、七分甜、滬上阿姨、小滿茶田等腰部品牌接連爆出融資消息。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針對茶飲品牌的融資共18起,據已披露的數據顯示,截止年底已有50億人民幣進入新式茶飲賽道。


茶飲品牌接軌資本,不只是錢的幫助,還有資源的共享、調動優質供應鏈的能力。


奈雪的茶在最早期接觸過兩個資本,一是今日資本,二是天圖資本,但最後卻選擇了天圖資本。因為奈雪的茶主打水果茶,水果和茶葉是產品的關鍵,而這些天圖資本樣樣都有。


2014年天圖資本就投資了八馬茶業,次年又將百果園收入麾下,資源的共享,無疑是為奈雪的茶構建供應鏈添磚加瓦。


這幾年,茶飲品牌不斷渠道下探,下沉市場成了連鎖品牌爭搶的最後一塊沃土。我們能看到是不少商業街淪為「奶茶一條街」,連鎖品牌扎堆開,占盡位置優勢,自創小店逐漸被邊緣化。


可預見的是, 未來茶飲行業將會進入深度連鎖化、資本化發展時代。


根據《2020 新式茶飲白皮書》,截至2020年11月30日, 中國茶飲企業中停止營業的企業超13萬家,占茶飲行業企業總數的43%,創業小白撤退加劇了行業集中度。


時代巨變,茶飲行業的門檻早已抬高,不管是自創品牌,還是加盟一家奶茶店,都得拼錢、拼資源、拼細節、拼品牌才能在紅海市場里生存。


所以,當獨立品牌已經無力與開店數量、品牌營銷、研發速度等各方面連鎖品牌抗衡時,除了繳械投降,別無他法。


• 結語 •

奶茶品類,看似風光無限,但早已是寡頭競爭的市場,再說奶茶行業暴利,其實是個認知偏見。


現在奶茶行業是投資門檻提升,回收周期拉長,同時競爭極具加大,沒有品牌、資源,也沒有資本的加持,不是誰都能成為喜茶、奈雪……

⑷ 什麼原因導致茶葉加盟店生意差

其一、人流量少。人流量少是客觀方面的原因,也是導致茶店生意茶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而人流量少主要是因為前期選址決策的錯誤。當然,店面地址不能說變就變。對於這種無法改變的客觀因素,茶葉加盟店的管理者通過其他辦法來增加人氣,如通過櫥窗展示、店面裝修、店鋪招牌等方面來彌補。也可以通過搶眼的招牌、獨特的裝修以及精美的陳列來吸引顧客。
其二、進店多但成交少。茶葉加盟店的盈利是由進店率和成交率決定的,但最關鍵的還是成交率。如果每天進店的客流量很多,但是最終成交的卻寥寥無幾,茶葉加盟店的生意也大受影響,這也是茶葉加盟店生意差的一個因素。那為什麼顧客進店了卻沒有消費呢?一般來說,這大部分是由於於茶葉加盟店的導購人員,導購不到位,顧客的購買率自然會受到影響。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要求管理者從銷售技巧、茶葉知識、泡茶技巧等方面加強店員的職業技能。
其三、回頭客少。俗話說得好,生意好不好顧客說了算。的確,做生意靠的就是回頭客,茶葉店的經營尤其如此。如果顧客來一次就再也不來,那麼茶葉店的經營是很難維持下去的。可見,回頭客對一家店的生意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茶葉加盟店的管理者要明白,顧客買茶葉,到哪家店都一樣能買到,而如何吸引住顧客,讓新顧客都成為自己的老顧客尤為重要。
當然,這就要看茶葉加盟店的店員們如何各顯神通了。當然,做生意先做人,無論是茶葉加盟店的管理者還是店員都需要明白,想要留住顧客,為茶葉店帶來更多的利潤,就要先學會和顧客做朋友,不能帶著急功近利的思想去銷售產品。只有這樣,茶葉店才能留住老顧客,吸引新顧客。

⑸ 開茶葉店的利潤如何高不高啊

茶葉店利潤空間很不錯,標價是進價的三倍,這是行業慣例。零售一般是進價的兩倍,利潤率是50%。零售價是廠家制定的,有條形碼可查。根據不同的經銷等級,利潤率也不同。但是像特約零售這樣的等級也不會設在大型市場里。

⑹ 加盟茶葉店的利潤和風險,可以掙到錢嗎

茶葉的利潤以及賣茶葉的利潤,比較嚴謹的計算方法是從財務角度、套用財務計算公式,將一家茶店每月實際真實的營業額、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導入,才能得到精確的凈利潤(有些茶店由於經營不善,計算結果則是每月的凈虧損額了)。

以意清茶葉的一家80平米、毗鄰福建廈門主流商業街——思明區中山路步行街、租金相對低廉的次商業街上的茶葉店為例,其月租金每平每月560元,80平米每月需要支付的租金為4.48萬元,通常近百平的茶葉店需要配備一名店長6名營業員,則員工薪資總額為1.85萬元,據調查,該地段上的茶葉店主要鎖定外來遊客及當地茶禮饋贈者,均價為每斤1000元的商政禮品茶最暢銷,而該茶品采購均價400元左右,同時該地段上的茶葉店,月均營業額為22萬元,則該店每月的凈利潤=營業額14萬-租金4.48萬-員工月薪1.85萬-茶葉采購成本5.6萬-每月其他支出0.3萬=1.77萬元。

通過以上公式就能夠很清晰地了解到茶葉的利潤如何了。

⑺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奶茶店都是虧本,還那麼多人開奶茶店

最近兩年,茶館確實很多,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品牌不少於三十個,單杯奶茶價格從幾元到二十元不等。香甜可口的味道征服了很多年輕人的味蕾。網上名人品牌的一些茶店經常在門外排隊,這讓很多商人羨慕不已。近的茶店都在賠錢。為什麼新開了這么多茶葉店。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茶館是暴利行業。

茶店正常運營後,采購材料的成本就是用鈍刀子切肉,很難受。同樣的材料在網上或者批發商那裡買比在加盟商那裡買便宜很多,但是必須在加盟商那裡買,否則會被取消特許經營權。同質化嚴重,同行競爭激烈。現在茶館太多了,停在商業街上就能看到。就算你的店鋪裝修的再漂亮,再時尚,再有特色,奶茶的味道真的很難區分,同質化嚴重,很難培養忠誠度。

用戶必須喝某公司的奶茶。年輕人的喜好太容易改變了。上半年喜歡喝一點,現在喜歡瑞星。在初裝費和店鋪裝修費用收回之前,顧客的口味已經變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的茶葉店位置還可以的前提下。如果位置不好,這一切都沒用,等著吃虧,一天比一天吃虧。實體店要想盈利,盈利,必須有壁壘,相當於你的護城河,讓同行短時間內無法超越你,外行也無法輕易模仿你。

⑻ 開個茶葉店怎麼樣呢

從表面上看,茶藝館當然應該賺錢,因為現在出去喝茶的消費經常比吃一頓飯還貴,而茶藝館的成本好像很低,既不用高薪聘請大廚,又不用采買諸多的原材料,說白了好像只需要十幾個茶葉筒,幾十套茶具,十幾個懂茶藝的服務員,再講究一點的用些凈水設備就ok了。就記者了解,去茶藝館的人均消費都在五十元以上,有的在100元左右。表面看來簡直是暴利。但不可否認,茶藝館對位置、裝修等硬體的要求要高一些,喝茶的人畢竟也不像吃飯的人那樣多。那麼是不是開個茶藝館就賺錢呢?我們走訪了在京城很有知名度的五福茶藝館。第一家五福茶藝館成立於1984年,可以算是經營比較成功的。現有連鎖店7~8家,這些店全部實行獨立核算制。據該公司總經理介紹,連鎖店中也不乏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各店的經營策略不同,消費群體不同。看來不是開個茶藝館就能賺錢。
瞄準商務客人
從五福茶藝館的經營情況可以看出,要想賺錢,茶藝館的定位非常關鍵。那都是什麼人會來茶藝館消費呢?客人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朋友偶遇聊天,一種是娛樂休閑,還有一種是非正式的商務交流。以五福茶藝館為例,五福不同的店有不同的消費群體,如學院路店,北師大的學者、教授及其家屬構成主要消費群;阜城門店則為處於城西的各部委工作人員及商務人員提供了一個洽談、休閑的極佳場所,僅阜成門店就有金卡會員近千名,銀卡會員兩千名;而亞運村店位於北京劇院內,以門前擁有大停車場的優勢吸引了「亞運商圈」的老闆們。
消費群體不同,消費能力會有差異,各店的營業額就會不同。平均來說一天流水在3000元~4000元左右,平均每人消費在50元左右。做哪些人的生意呢?當然是非正式的商務交流,這樣的消費群消費能力強,利潤也高,而且還會持續消費,成為穩定的客戶群。

⑼ 茶葉加盟店如何創造更大利潤空間

新手加盟連鎖品牌也不要過於盲目,要慎重考慮茶葉品牌,事前做好品牌調查可以增加利潤。建議新手加盟前要重點了解以下幾點:

注意事項:

1、開業培訓:特許人一般都提供開業培訓。但在其規定的地方進行。培訓費有的已包括含在加盟金中,有的則需單獨收取。一般差旅食宿是由受許人自己承擔的。

2、開業籌備:從簽訂特許加盟合同到新店開業,有時需要幾個月,有時則需要一年或更長的時間,通常特許經營人不僅僅是提供培訓,還應該派專人支持受許人籌備開業。支持人員的相關費用通常規定有特許人承擔。

3、開業儀式:比較隆重的開業儀式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方式,特許人都比較重視,但加盟者也要注意不要過分鋪張,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4、經營過程培訓:經營中的培訓是特許人對受許人的一項主要支持,但要防止培訓的名目過於繁多,這反而會影響經營。這種培訓的費用通常規定受許人自行承擔。

5、專訪加盟店:一般將定期訪問加盟店的人員稱為督導員,職責是監督和指導受許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