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加盟10家便利店怎麼交稅
連鎖企業實行由總店向總店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統一繳納增值稅後,財政部門應研究採取妥善辦法,保證分店所在地的財政利益在納稅地點變化後不受影響。
涉及省內地、市間利益轉移的,由省級財政部門確定;涉及地、市內縣(市)間利益轉移的,由地、市財政部門確定;縣(市)范圍內的利益轉移,由縣(市)財政部門確定。交稅按照銷售額計算納稅的,如果想要合理的降低納稅,減少成本可以成立個人獨資企業進行核定,因為小規模納稅人是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可以享受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2%以下,增值稅3%(今年疫情優惠政策1%)。超市加盟店也要在當地辦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在當地稅務部門繳納稅收。如何繳納稅收,需要看你企業的法律形態、規模和稅務部門如何認定。超市繳納的稅收種類主要是:增值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附加以及所得稅(如果注冊的營業執照是公司法人,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是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合夥企業則繳納個人所得稅)。
❷ 個體戶如何交稅
個體戶應當用其應稅額乘以所適用的稅率來交稅。應稅額是個體戶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而稅率則按照《個人所得稅法》來確定。
【法律依據】
《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第七條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第十六條
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分別核算生產經營費用和個人、家庭費用。對於生產經營與個人、家庭生活混用難以分清的費用,其40%視為與生產經營有關費用,准予扣除。
第十七條
個體工商戶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准予向以後年度結轉,用以後年度的生產經營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❸ 個體戶怎麼交稅
通常情況下,個體工商戶的納稅一般可以使用以下的三種情況交稅:
1、查賬徵收的稅款;
2、定期定額徵收;
3、核定徵收。
對生產經營規模小又確實沒有建賬能力的個體工商戶,稅務部門通常會對其實行定期定額徵收;具有一定情形的個體工商戶,稅務部門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實行核定徵收。
個體戶需要交以下三種稅:
1、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的,免徵增值稅;
2、附加費:個體戶一般涉及的附加費有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可以享受最高減征50%最新的優惠政策。30萬以下免徵增值稅和附加稅(稅局代開增值稅專票的除外);
3、個人所得稅:個體工商戶不繳納企業所得稅,只用交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十五條 企業,企業在外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場所,個體工商戶和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持有關證件,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稅務機關應當於收到申報的當日辦理登記並發給稅務登記證件。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將辦理登記注冊、核發營業執照的情況,定期向稅務機關通報。
本條第一款規定以外的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和扣繳義務人辦理扣繳稅款登記的范圍和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第四條 個體工商戶以業主為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
第五條 個體工商戶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收入和費用。本辦法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