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能提供品牌運動鞋的貨源
只有這些?請問還有誰能提供的!因為數量少,所以需要優惠的價格!
⑵ 運動品牌店預期投資
如果按照80平米算的話,庫存准備4萬差不多(按照進貨價格算)
像耐克,阿迪這樣的品牌,顧客去那的主要目的大多是買鞋子,所以你運動鞋的占的庫存比例可以大一些,佔到二分之一差不多。接下來是買運動服的多,所以庫存的四分之一可以用來進運動服,接下來的四分之一分配給運動褲,襪子,帽子,圍巾,包,還有像足球籃球之類的運動器材比較合適!!!!
這是營業初期前1-3個月的庫存分配,然後再根據你店鋪經營的實際情況做調整!
比如像足球籃球什麼的,買的人很少,你除了做樣品的外,再預備一兩個就可以了。
⑶ 運動鞋加盟前景怎樣,哪個品牌好
運動鞋服行業增長空間巨大 體育運動促進需求增長
運動鞋服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運動鞋是根據人們參加運動或旅遊的特點設計製造的。運動鞋的鞋底和普通皮鞋、膠鞋不同,一般都是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能起一定的緩沖作用。
我國的運動鞋服發展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主要以OEM代工為主;90年代後期,內資進入品牌創立的階段,以福建晉江為主,設立了包括安踏、特步、361度、匹克、貴人鳥等服飾運動品牌,國內體育市場慢慢覺醒,內資品牌通過大規模的電視廣告等方式,迅速的獲得了品牌知名度。
2017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統計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運動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人均體育用品支出僅為18.04美元,而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為100美元以上,台灣地區為57美元,展現出巨大的增長空間。國內居民健康意識日漸提升,健康成為新的私人財富標志。截止到2017年我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達到2037億元,較2016年的1884億元上升8.12%。其中運動服裝市場規模1012億元,規模佔比為49.68%;運動鞋市場規模1025億元,規模佔比為50.32%。
我國運動鞋服行業主要企業佔比統計分析
我國運動鞋服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以上海、江浙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以及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和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地區以及福建、四川等地。隨著我國消費升級的影響,主流運動鞋服品牌的市場集中度進一步上升,而其他小品牌市場份額逐步下降,國內一線二線品牌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安踏在營收和凈利潤方面都遠遠領先於其他三家公司,繼續保持著行業領頭羊地位,2017年安踏體育實現收入166.9億元,同比增增長25.1%;實現凈利潤31.59億元,同增29.4%。李寧在四大品牌企業中位居第二,2017年李寧實現營收88.74億元,同比增長10.71%;凈利潤5.15億元,同比下降19.91%。
361度作為中國領先的運動品牌企業之一,2017年營收同比增加2.7%,達到51.5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3.4%,達到4.67億元,毛利率達到41.8%。特步在四大體育運動品牌中業績排名第四,也是四大品牌中唯一一家營收下跌的企業。並且2017年營收首次被361度超越。2017年特步國際實現營業收入51.13億元,同比下降5.2%;實現凈利潤4.46億元,同比下降22.16%。
2017年四大體育品牌企業業績對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運動鞋服發展大環境依舊比較樂觀,但競爭也在加劇,企業通過投資並購增加新籌碼,藉助娛樂明星代言以贏得年輕消費市場,爭奪賽事贊助資源以獲取更大的營銷商機。
近年來,大力推廣全民體育健身被納入國家戰略層面,致力於促進國內體育產業良性發展。2014年10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開啟促進體育運動產業高速、深化發展的大幕,被視作國內體育產業里程碑式文件。此後一系列旨在加強全民健身意識的指導性文件相繼出台,如2017年底,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全民健身指南》,詳細講解健身動作、部位及功能等。得益於健康意識的提升和運動配套設施的完善,近年我國民眾對體育運動的參與度顯著提高,對運動鞋服的需求也大大增長。
⑷ 連鎖的鞋店加盟有哪些
現在的鞋店一般都是加盟的,品牌名氣會比自己開店大很多,生意也會更好做一些,像紅珊瑚品牌就是連鎖的鞋店。
⑸ 想加盟品牌鞋折扣店
你說這種形式都是品牌鞋的廠家與經銷商一起針對滯銷的庫存商品搞的促銷活動。
你只需要找到各個品牌鞋在當地的代理商就可以了,每年換季時各個廠家都會有一次清理庫存的促銷,你去找幾款包銷過來就可以了。
⑹ 品牌鞋子庫存都是怎麼清倉的
很多品牌都有折扣店
⑺ 運動品牌門店庫存的問題
目前為止的運動品牌鞋服的比重和以往的有很大的差別,之前鞋可能佔70%,但現在最多佔50%,服類的比重大大提升。基本上庫存和銷售的佔比為四或五比一,如果能達到三比一就是非常不錯的了~至於新老款的比例,是看你期貨或是訂貨時,所訂的貨量情況,基本老款在15-25%左右算和比較合理的良性庫存。
⑻ 我想開個店,但我做的是高仿的品牌運動鞋,我的店名就打個運動鞋折扣店,這樣可以嗎會侵權嗎
高仿本來就是侵權吧,因為你用了人家的商標,你都已經侵權了,打個運動鞋折扣店依然是侵權,不過顧客問你的時候你如果說這是正品折扣店那就是侵權加欺騙消費者
⑼ 請問哪裡有收購貨庫存品牌鞋的
外貿貨在以前叫做出口轉內銷,即本來的出口外貿貨由於某種原因由出口轉為內銷。這些貨物往往質量比較好,而且由於貨物已經生產,且外貿產品一般不在企業庫存之列,因此往往會低價拋售兌現。外貿貨成因A、廠家的「尾貨」——接到訂單的廠家只管交夠合同標注的服裝、鞋數量,剩下的部分由廠家自行處理了。所以廠家都會盡可能的以各種借口向訂貨方多要一些原料,盡可能多做一些貨,因為多出來的就是純利潤了。B、「QC」(質量檢查)貨——當發現貨品出現些許質量問題時會被退回,由廠家自行處理。服裝的質量是由專業的檢驗人員把關的,他們認為不合格的鞋、衣有可能只是挑了一根紗,稍微刮花了一點皮,又或者是顏色有點點的小偏差等等,對於日常穿著都是沒有影響的。還有一種情況,有些鞋、衣根本沒有任何瑕疵,還是被檢驗人員攔下,通過這種渠道流入市場了。C、板貨——部分加工廠為品牌服裝製造商製造的鞋、衣服樣板,積累後流入市場。「外貿貨」家族群相(以服裝為例)(一般情況下鞋子與服飾的原理一樣)大兒子:「原單貨」國外大品牌提供面料、版型,到國內尋找廠家生產。質量合格的,就是專賣店裡的「真貨」。「原單貨」就是生產廠家從10%的「計劃報廢物資」中摳出來加工的成衣。它和「真貨」的惟一區別,不過是「庶出」而已,數量較少。 還有一種「原單貨」,是因為種種原因,被品牌商拒收或被國家貿易保護無法出口的「外轉內銷」,數量頗多。大多數外貿企業不擅長內貿,一旦產生了這些「原單貨」,一般會選擇低價脫手,這樣就養活了專營外貿服裝的生意人。他們專門收購外貿貨,對哪個廠家加工什麼品牌了如指掌,然後上市零售賺取差價。二兒子:「跟單貨」「原版」面料,搭配一批國內輔料,湊合出原來的款式,這就是「跟單貨」。雖然「跟單貨」細節差點,但畢竟與「大兒子」有一樣的版型和面料,關鍵是「血統」相同,「二兒子」穿上身,大體樣子和質量都差不多。小兒子:「追單貨」當廠家的原版面料全部用完,「外貿貨」批發老大們又追著他要貨,怎麼辦?好在版型仍在手上,就在國內采購一批類似的面料加工,這就叫「追單貨」。 因為不是用工廠好的機器和熟練工人,質量做工都要差些。假兒子:「仿單貨」質量最差的一種,「仿單」只要瞄一眼巴黎時裝發布會上的成衣照片,就能仿出來,找小廠仿單,500件起做,線頭嘛,到處都是,質量做工嘛,能給你折騰出個大概就可以了。